多元课堂拓视野 培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本报记者 赵云云
近日,山西师范大学团委 “青春追梦,助力振兴”社会实践队兵分两路,分别深入吕梁市临县碛口镇寨则山小学与运城市盐湖区府西街社区,开展了以“青春脚步丈量乡土,推普行动筑梦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在临县,队员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师范专业优势,为当地80余名学生打造了丰富多元的课堂,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提升思维能力,积累语言经验。
推广普通话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之一。队员们设计了系统的推普方案,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学生们练习普通话,增强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开展绕口令比拼,并结合《西厢记》设置“红娘小剧场”等活动,训练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化了推普效果。
在运城市府西街社区,队员们针对多民族聚居特点,开展了为期7天的推普活动。通过前期设计《推广普通话》传单和混合教学课件,为活动打下了基础。
活动中,队员们开展了普通话摸底调研,覆盖商户、老年居民、学龄儿童三类群体,发现并聚焦方言导致的沟通痛点。累计发放200份传单,详解普通话在学业、社交中的价值,并传授早读模仿、课间交流等实用方法。
在社区活动室开展的四课时培训中,队员们以《春》《皇帝的新衣》为材料,开展声韵训练与朗诵实践,还通过模拟问诊、景区导览等场景考核学习成效,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语言应用能力。
此外,队员们还深入居民家中,通过现场讲授和一对一教学等方式,为老年人讲解了支付宝、微信、地图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现场演示。
此次双线实践,山西师范大学实践队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既为乡村学子拓展了视野,也为社区居民打通了沟通壁垒,用青春行动践行使命,探索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