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的课堂中探寻家乡魅力
本报记者 刘琴
8月13日,由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山西省开元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团长治市委、市少工委、团潞州区委、区少工委协办的“我的家乡都是宝”之山西文物推介官公益研学活动长治站在潞州区举行。此次活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手工实践、互动讨论等多元形式,让队员们在行走中研读历史、在动手中感悟匠心、在表达中传递文化自信。
活动伊始,老师详细介绍了活动的意义与行程安排,并通过趣味问答点燃了队员们探索文物的热情。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先后走进长治观音堂、法兴寺、崇庆寺,近距离感受山西古建的恢弘与彩塑的精美。在观音堂,明代悬塑的繁复精美令队员们震撼不已,每一尊塑像背后的故事都让他们听得入迷;在法兴寺,千年古刹中的宋代彩塑栩栩如生,队员们纷纷记录这些“会说话”的文物细节;在崇庆寺,北宋时期的十八罗汉塑像神态各异,队员们在细致观察中体会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原来家乡有这么多宝贝!”一名队员兴奋地感叹道。
活动中,一场特别的手工课悄然开展。队员们拿着掐丝工具按照纹样弯曲银线,将悬塑中那抹灵动的萱草花“搬”到了自己的作品里。
活动最后,为队员们颁发了研学证书,表彰他们在研学中的优秀表现。捧着沉甸甸的证书,队员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更爱家乡了!”“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让更多人知道山西的文物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