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将常态化演出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田诗淇
近日,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了河曲县启动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本地化常态化演出工作的相关情况。
由忻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河曲县委县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以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展示了黄河儿女对民歌二人台的热爱与坚守。
2024年国庆前后,该剧在忻州大剧院完成汇报演出,随后在山西大剧院开展公演;2025年1月9日,在北京保利大剧院进行公演,每场演出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为此,河曲县确立了推进《大河长歌》本地化常态化演出目标,并围绕“留得住、活得好、走得远”三大核心,展开了全方位的改进、创新与保障工作。围绕“留得住”,打造本土演艺力量,实现真正扎根;围绕“活得好”,立足北京版基础,全面淬炼提升;围绕“走得远”,政府市场双驱动,构建长效机制。让非遗从“博物馆展品”变为“身边的文化”,从“被动保护”走向“主动传承”,最终实现“一部剧激活一座城,一种文化滋养一代人”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