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返乡大学生权益实践传递法治力量
本报记者 李云霞 通讯员 樊政君
今年暑期以来,一批返乡大学生走进团永济市委,开启了以“青春与法相伴”为主题的暑期实习实训权益实践活动。他们深耕实务,通过创作宣传视频、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走访企业等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既为青少年保护事业贡献力量,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创作宣传视频
为紧跟微电影、短视频爆火的时代潮流,团永济市委组织大学生全流程自主完成15部保护青少年宣传视频的创作,从剧本撰写、演员挑选到现场拍摄、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均由大学生独立负责。
缺乏专业指导,大家就分组研究优秀作品的镜头语言与叙事逻辑;没有剪辑经验,就搜集专业教程、组建学习小组摸索技巧。拍摄现场,团队分工明确、高效协作,扛摄像机、调补光灯、记场记信息,遇到问题及时围拢讨论调整。后期剪辑阶段,大家更是精益求精,对背景音乐风格、字幕字体大小、转场效果等细节反复打磨。这份执着与热情,让整个创作过程始终充满正能量。
最终,大学生们完成了4部校园安全微电影、4部法治故事小短剧和7部说法节目。
此次创作让大家不仅熟练掌握视频拍摄与剪辑技能,还深刻体会到宣传工作的意义——一段生动的影像、一句贴心的提醒,都能让青少年保护知识更精准地触达目标群体。
筑牢思想防线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们开展了实地考察。大家参观了永济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市人民法院青少年保护庭、市人民检察院及虞乡戒毒所,体会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深切感受到法治社会对青少年的关爱与保护。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家通过互动体验、案例讲解等形式,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认识到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参观检察院和法院时,大家旁听了几起涉及青少年的案件审理过程,在庄严的法庭和公正的判决中感受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大家还与检察官、法官交流,学习法律知识,并在永济市人民法院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切身感受法律权威。
在戒毒所,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禁毒法律法规。一个个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人生毁灭的案例,让大家心情沉重,深刻认识到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活动结束后,大学生们走进学府社区,向孩子们宣讲所学所思,传递法治知识。
促进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推进 “两企三新”团组织覆盖,大学生们承担起对接企业团组织的任务。前期,他们分成调研、对接、宣传小组,通过企业官网、行业报道等渠道搜集信息,梳理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历程及团组织建设亮点,并针对性制定“青年员工技能提升计划”“团组织活动如何吸引年轻人”等服务企业的所需材料。
走访中,大家既当“记录员”,认真记录企业团组织在凝聚青年、服务生产方面的创新做法;也当“宣传员”,向企业青年员工介绍校园社团活动的创意形式。面对企业提出的 “如何增强青年员工归属感”等问题,大学生们结合大学社团管理经验给出建议,碰撞出不少实用思路。
此次对接活动,让大学生们对企业运营和团组织工作有了立体感知,将课本上的“组织管理”“社会调研”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也为企业团组织注入了青春活力,为后续校地、校企联动开展青年工作打下基础。
近一个月的“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团委工作锻炼、自主化宣传创作、沉浸式角色体验等多元形式,充分释放自主性与创造力,在提升专业技能、深化社会认知的同时,也在服务青少年保护事业中明确了自身价值定位。
团永济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青少年保护工作,丰富暑期返乡大学生活动内容,拓宽资源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确保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有所获、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