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办矿”牵手“精益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李玥颖
近日,记者从潞安化工集团寿阳化工公司了解到,该矿积极践行 “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在数字化浪潮中探索“苦干变巧干、科技助降本”的新路径,让老精神在精益化管理中焕发新生。
从“铁脚板巡查”到“数据慧眼”奋斗方式的迭代里藏着传承
“过去,巡检靠腿跑、记录靠笔写、设备隐患全凭经验判断;现在,打开云表平台,温度、压力等数据实时预警,异常波动第一时间推送手机,我们有了‘千里眼’。”动力车间主任刘利民的话,道出了基层奋斗者的工作之变。在乙二醇装置区,他带领团队将十年的巡检数据录入平台,通过算法生成设备生命周期曲线,让检修从“定期保养”变为“按需维护”。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创新传承。过去“苦干”的拼劲,如今转化为攻克技术难关的韧劲——数据专员们连续三个月蹲点车间,逐台设备梳理参数,让16个部门的“信息孤岛”连成“数据网络”;经营分析员闫芳芳带着团队反复调试模型,让“利润=收入-成本”的简单公式变成能实时拆解价格、消耗等变量的分析工具。他们的奋斗,不再是“肩扛手搬”的体力付出,而是“键盘上的攻坚”,用智慧让数据“说话”,让决策更精准。
从“账本记消耗”到“云端控成本”“勤俭办矿”向“科技降本”延伸
“过去算成本,得翻几十本台账,现在点开经营驾驶舱,单耗、运费、库存一目了然。”计划财务部的闫芳芳展示着平台上的“利润相关性分析模块”说,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清晰呈现。
这正是“勤俭办矿”向“科技降本”延伸的生动实践。在该公司,“勤俭”不再是单纯的“省吃俭用”,而是通过数据治理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数据专员逐笔核对物料消耗,确保填报真实准确;4次修订的数字化考核制度,让“浪费数据”与绩效挂钩。基层员工们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数据,用科技手段放大“勤俭”的价值,让老传统有了新内涵。
“过去开会靠‘拍脑袋’,现在是数据说话。”在数字化办公室,梁艳指着云表平台上的“价值回报率”曲线介绍道,传承的是“敢为人先”的闯劲,创新的是“科学决策”的路径。
从生产车间的“数据巡检”到控制中心的“智能调度”,寿阳化工的奋斗者们用行动证明:石圪节精神从来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能在创新中不断生长的根脉。当“艰苦奋斗”遇上“数字技术”,当“勤俭办矿”牵手“精益管理”,石圪节精神与新实践碰撞出的正是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