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28日
盂县农商银行

“三点”发力助企纾困结硕果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李嘉莹
  
  在盂县西烟循环经济园区,一股金融“活水”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准与活力奔涌流淌。作为扎根县域的金融主力军,盂县农商银行将服务园区产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通过搭建“机制+团队+产品”的立体化服务体系,让金融赋能从“纸上蓝图”变为“实景画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强化体系化支撑让服务精准“对靶”
  
  为破解园区企业金融需求难题,盂县农商银行营业部组建了一支专业客户经理团队,推行“上门问诊”服务模式。客户经理逐户走访园区企业,详细摸清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及发展瓶颈,建立起详实的“园区企业需求台账”,并将高新技术、潜力企业纳入“园区科创企业重点服务名单”,实现了服务对象的精准识别。
  针对园区科创型、绿色型企业居多的特点,盂县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专属化”金融产品,突出“低利率、长周期、高适配”的独特优势。对纳入重点服务名单的企业,执行优惠利率,直接为企业减负降压。同时,开通“加速度”审批通道,对重点企业贷款申请实行“三优先”,将平均审批周期压缩至3—5个工作日,让信贷资金“秒速”直达企业需求一线。
  
  做实场景化实践让难题迎刃而解
  
  “3900万元贷款没几天就到账,不仅利率优惠,还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山西东大土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难掩激动。这家科技型企业曾因研发投入大、资金周转慢,扩产计划一度停滞。盂县农商银行将其纳入 “园区科创企业重点服务名单”,精准匹配定制信贷产品,让企业顺利购置新设备、加大研发投入。
  这只是盂县农商银行实施 “精准滴灌”的一个生动缩影。围绕园区企业在研发、扩产、转型等不同阶段的痛点,盂县农商银行坚持“一企一策”,通过定制化服务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推动金融赋能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每一滴金融“活水”都用在刀刃上。
  
  探索可持续路径让共赢未来可期
  
  服务产业园区的实践中,只有构建长效发展机制,才能实现金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盂县农商银行将深化与盂县开发区管委会的协作,建立 “企业需求共享、政策信息互通、风险防控联动”机制,联合制定园区专属信贷政策;依托大数据技术完善企业画像,将普惠服务延伸至园区小微、涉农主体,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联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形成“金融赋能产业、产业反哺金融”的良性循环。
  如今,漫步循环经济园区,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是盂县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未来,盂县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 “金融+产业”融合模式,让金融“活水”更精准、更高效地滋养园区沃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