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个小时供电保卫战上万户居民实现零感知
本报记者 王新嫄 通讯员 任天乐
近日,国网运城供电公司创新应用“联络转供复电,发电车增容减负”模式,圆满完成110千伏风陵渡变电站I段母线10千伏三刀闸设备线夹发热的消缺工作,保障了检修期间区域内18111户居民和14户企业正常用电,真正实现了“检修零停电、客户零感知”。
针对变电站计划检修消缺或故障停运场景,该公司以“联络转供复电,发电车增容减负”为核心,系统消除传统分段孤岛发电模式无法精准匹配停运线路负荷,车辆局部出力不平衡、难以支撑重载线路和分布式光伏接入线路持续供电的问题,构建更为高效、灵活、可靠的应急保障模式。
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满足“N-1”的两条线路(即任何一条线路停电,另一条线路可正常接待两条线路的全部负荷,且电压、频率均在合格范围内)进行“手拉手”联络互供,把受影响线路的整线负荷无缝衔接至“配偶”线路上;对于不满足“N-1”的联络线路,通过精确测算负荷峰值与负荷缺口,调配中压发电车多点位接入增容,减少线路负荷压力。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结合发电车接入数量及线路出线开关负荷变化,科学研判联络接待条件,逐步恢复停运线路供电。
据悉,为配合做好此次站内消缺,该公司组织14名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队员成立“带电作业、发电转供和安全保障”3个行动组,提前精算负荷需求,周密制定实施步骤,确保各组行动万无一失。
从黎明到深夜,经过10余个小时的奋战,这场“悄无声息”的供电保卫战最终在人们酣甜的睡梦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