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01日

医学实践锤炼专业能力 厚植职业情怀


  本报记者 李茹霞
  
  8月29日,以“医路同行,红色传承,共筑健康未来”为主题的清华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暑期实践教学活动圆满结束。62名学子在晋城市完成了为期5天的临床实践与红色学习后顺利返程。
  本次实践活动于8月25日在晋城市人民医院启动,以医学人才 “理论—实践—信念”一体化培养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场景、多维度,助力学子锤炼专业能力、厚植职业情怀。
  实践环节,在晋城市人民医院白水院区,实践团队深入临床科室近距离观察医护工作流程,接触高精尖医疗设备,直观领会 “临床思维需立足病情实际、医疗决策兼顾规范与患者需求”的实践逻辑;在晋城市妇幼保健院及秀水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围绕妇女儿童保健、慢病管理、健康宣教等工作展开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妇幼健康全周期服务模式与基层医疗“预防—诊疗—管理”一体化职能;在钟家庄、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体验基层医生 “常见病高效处置、慢性病长期随访”的复合型工作常态,还走进中医馆感受传统医学魅力,深刻认识到基层医疗工作者作为 “健康守门人”的核心价值。
  红色传承是此次实践的重要底色。实践团队专程前往长江支队纪念馆,了解革命先辈南下建设、扎根奉献的奋斗历程;在皇城相府,感悟廉政文化中“以民为本、坚守初心”的精神内核与优良家风。通过红色教育,学生们将“革命先辈的担当”与“医者的使命”紧密联结,纷纷表示“红色故事里的坚守,让我们更明白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扛起守护群众健康的社会责任”,职业信念得到进一步坚定。
  校际交流协作是活动的一大亮点。来自清华大学“卓医班”与山西医科大学“5+3”一体化专业的学子,围绕实践收获进行了专题汇报,回顾了在医院临床实践、基层医疗学习及康养体验的全过程,分享了对中医、科技与人文在现代医疗中深度融合的感悟,还结合实践提出思考见解,以创作小诗的形式抒发实践感受,留下“德技长修,愿天下诸君无恙;身心可托,到此间百虑须消”的美篇,并以“聚焦民生需求打造健康家园”为核心,传递对基层民生保障的深刻认知,全方位展现了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悟。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晋城市人民医院始终致力于搭建优质医学实践平台。未来,该院将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的合作,完善“校地医”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参与实践的学生们承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观察与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