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身度假村“流量”激活乡村 振兴“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 卢亚 通讯员 侯耀强
九月的阳光映照在黄河平静的水面上,给人十足的暖意。一场场越野赛,让黄河岸边名不见经传的临汾市大宁县成了车友眼中的“硬核”打卡地,常态化的越野赛道让过去少有人来的小县城开始迎接越来越多的客人。立足生态优势、依托黄河资源,大宁县把黄土沟壑地区独有的复杂地形地貌与汽车越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马头关大桥上穿梭于秦晋两省的运输车一辆接一辆,下游的古贤水库建设如火如荼,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时不时有车辆开进大宁县太古镇岭上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这里的发展动力越来越足,乡村变身为度假村,窑洞焕新成民宿小院。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落,看民宿院内精心栽植的葡萄树、缠绕墙角的“宝葫芦”和各种散发清香的应季花卉;窑洞门前的树荫下,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闲谈;民宿小院里,三五好友或家人围炉煮茶、休闲放松,“流量”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徐徐展开。
点燃活力 赛事打开“新赛道”
2023年5月,大宁县首次在黄河边举办了越野赛,吸引了180多名越野爱好者在此体验沿黄赛道。“黄河边的赛道沙土大,车开到赛道上视野很差,这也是这个赛道的魅力所在。”至今,大宁县这条特点鲜明的赛道仍让很多越野车爱好者赞不绝口,“还要再来”成了越野爱好者和大宁县的约定。
2023年10月,大宁县和吉县共同举办了2023宏源杯“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赛,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400多名专业汽车越野选手,驾驶着参赛车辆,浩浩荡荡奔赴位于黄河岸边的比赛场地。该线路以临汾市境内的黄河旧道和G520老国道为基础,串联了吉县、大宁县的越野营地、旅游景点、特色乡村等,赛道全长70公里。
一场场越野赛,让全国各地的越野爱好者知道了大宁这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山区小县,广受好评的赛道也成了常态化越野基地,不同地方的越野爱好者相约来到这里,体验黄河赛道的乐趣。因此,大宁县常态化越野基地的“名片”也越擦越亮。越野赛就是一个火种,是让外界知道大宁县的契机,大宁县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不仅如此,通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大宁县与相邻县区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价值同创,努力做大做强沿黄越野赛事。
借势发力 农家窑洞变民宿
越野基地的魅力引来了“流量”,如何让“流量”变“留量”,才是长久发展之计。岭上村瞄准紧靠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优势及古贤水库建成后这里会成为库区、黄河仙子祠即将搬迁的契机,决定下大力气发展文旅产业、打造窑洞民宿。
“县政府非常关心我们岭上村的发展,包联领导多次来村里走访入户,调研指导,鼓励我们立足实际,利用现有的便利条件,发展窑洞民宿,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岭上村90后党支部书记王蒲说,“最初打造窑洞民宿时,大部分村民都持抵触、等待观望的态度,我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部分积极性高的村民先后去乡宁云丘山景区民宿、永和乾坤湾乡民宿、陕西黄龙县偏石村民宿等处实地参观学习,让村民亲眼看到了当地旧窑洞改造后的巨大变化和收益。通过外出取经、开阔眼界、算账对比来动员大家打造窑洞民宿,吃‘旅游饭’”。
为了激发村民打造窑洞民宿的自主性,太古镇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奖补的办法,让全村43户村民按照村委会的统一要求自发对旧窑洞实施防雨加固、门窗油漆、屋内装饰、庭院靓化等统一改造。经过验收合格后,镇政府给予2000元的奖补。经过多方努力,近两个月内,村里就建起了全县首家黄土高原窑洞民宿旅馆。
释放魅力 黄河文化留住客
从2023年开始建设窑洞民宿以来,王蒲带领村“两委”班子努力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的农民变身为从事集体化运作、个体化经营的窑洞民宿老板,不仅可以获得房屋租金,还可以在民宿从事保洁、餐饮等服务获得工资,把 “旅游饭碗”端得更稳了。
改造后的窑洞释放出别样魅力。第一批改造完成的43孔窑洞民宿开放营业,正好赶上五一假期,吸引了周边省市的大量游客来此感受新型窑洞、吃农家饭、体验黄河民俗文化。岭上村的窑洞民宿具有黄土高原特有的冬暖夏凉、空气清新、舒适怡人的特点,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唯一不足的就是卫生条件有点不尽人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太古镇党委、政府又进行了第二次奖补,给予每户奖补1000元,让村民购置窑洞民宿的床上用品、一次性用品和清洁设备用具,经过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和不断改善卫生条件,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
2024年,岭上村被列入大宁县“两纵一横”美丽乡村建设名单。村里铺设了复古石板路面,统一改造了窑洞民宿的门楼,并在每户窑洞民宿外修建了小型蔬菜园。按照“民宿+庭院经济”的模式,村里还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果蔬,开发“民宿早餐食材直供”模式,让游客既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食宿服务。
在窑洞民宿运营过程中,岭上村组织成立了管理组、运营组、监督组和后勤组,主要负责民宿接待、管理及收益分红等工作。“每次接待完游客,我们就组织村民召开会议,听取游客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整改,让入住游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按照入住情况将收益分给农户,农户能当场拿到钱,也激发了积极性。”王蒲说。
激发潜力 乡村振兴谱新曲
有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助力,酒香不再怕巷子深。岭上村持续激发潜力,保稳“流量”。周六日,大宁县和周边县的居民会带亲朋好友到岭上村享受慢生活、体验农事;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到壶口、小西天、乾坤湾旅游的游客也会来此短住。寒暑期,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会来村里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还会组织学员到村里,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或研学活动。一些爱好户外或越野的驴友们,也会自驾来此观黄河美景、住窑洞民宿、品尝农家饭菜、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目前,岭上村的窑洞民宿已集中接待游客千余人次、收入达20余万元,带动了40余户农户增收。2025年,岭上村又升级打造10套高标准康养民宿、1户农家乐、3处果蔬采摘园和1处露营停车区,满足游客的高品质度假需求。
“我们岭上村如今成了旅游度假村,民宿住宿条件不比大城市的快捷酒店差。最近,我们将推出特色美食,留住游客的胃才能留住游客的心。通过积极发展黄河滩羊,让游客不仅能吃到黄河大鲤鱼,还能吃到‘喝山泉、吃百草’的黄河滩羊。同时,还在筹建羊肉加工坊,分羊排、羊肉、羊蝎子、羊杂等伴手礼。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增加村里的收入。”岭上村到村任职大学生李军军说。
等将来古贤水库建成后,岭上村将三面环水,景色怡人,美不胜收。黄河仙子祠搬迁到村子上面后,也将给村里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王蒲说:“村民的旅游饭会越吃越好,乡村振兴在我们这里是摸得见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