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2月20日

4年《又见平遥》奠定标杆产业

  见习记者 王甜甜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刘瑞刚
    2月14日,山西平遥县城《又见平遥》剧场内,“《激情·跨越》2016客户答谢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自2013年2月至今,《又见平遥》无论是从上座率,还是票房收益,甚至群众口碑都呈现出节节攀升、势如破竹的态势。
   用答谢会总导演雷涛的话说:“一场场激情的演绎,一次次屡创新高的跨越,让《又见平遥》成为了山西省文化产业旅游的标杆。”在山西省近年来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又见平遥》的成功与延续,不仅传承了晋商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更印证了“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真理。
  精准营销 共享硕果
   “截至2016年年底,《又见平遥》演出795场,上座率达到89%,收入8200余万元,接待游客56.7万人次。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的上座率分别为55%、67%、82%,演出的收入分别为3200余万元、4800余万元、6400余万元,每年的增长率都在40%左右。”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康青峰用一组数字展现了这四年来《又见平遥》一路所取得的成绩。这些数字不仅表示了《又见平遥》品牌的日渐成熟,也代表了山西文化旅游转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创造辉煌的背后,必定是有某种情怀让大家产生了共鸣,既触动了观众,也吸引了《又见平遥》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场一共八次的颁奖礼,不仅体现了《又见平遥》品牌对所有“又见人”的感谢和支持,也充分展示了品牌背后深刻的营销策略和精神力量,这些更值得推广和挖掘。
   “《又见平遥》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创新和三步战略。”康青峰谈到,《又见平遥》颠覆了光影模式,也改变了传统剧场里,观众在台下坐着,演员在台上演着的模式,让观众边走边看,和演员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故事的内容。“中国的舞台演绎走了不到20年,《又见平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
   在“又见”品牌的发展过程中,最让康青峰感到骄傲的便是精准的营销策略。“在营销方面,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实施全民营销,在平遥的旅行社、宾馆、客栈、商铺等设置售票点,促使这些相关的旅游从业人员成为《又见平遥》的销售者和推广者。目前和《又见平遥》品牌签署合同的售票点已达到500家左右。”
   四年过去了,“又见人”骨子里的“义”和“德”影响了一大批同盟者,精确的营销战略也带领大家获得了远超同行业的佳绩,今年 “又见人”又要和大家共享丰硕的成果了。
  激情演绎 持续跨越
   四年来,《又见平遥》的上座率快速提升,每年一个新台阶,经济指标也在2016年跨越到最高;《又见平遥》二期也将会在今年7月投入运行,整体运营又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在《又见平遥》的答谢会上,一个关于“诚信”的小品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它讲述了由于一些旅游景区“宰客”“欺客”的做法,让游客对旅游从业者产生了不信任感,而《又见平遥》的商家用自己的诚信扭转了游客对于景区缺乏诚信的想法,撕掉了“不信任”的标签,展现了晋商诚实守信的精神。
   据了解,其中一些演员来自于营销部、后勤、场务,虽然没有演出经验,但他们积极演出,从不怠慢,整场年会没有出任何纰漏,为观众带去了充满激情的表演,雷涛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又见人’拼搏奋斗、努力向上的精神。”
  诚信守义 传承血脉
   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一代一代地传承,就像 《又见平遥》所讲述的故事,“根”是一个民族的心脏,而诚信守义便是那一个个身体里的“魂”。“赵掌柜践行诺言,为保王家血脉付出家产和生命的诚信忠义”让人深深感慨,其中引起共鸣的还有“那一碗谁都忘不了的面”,它所承载的是所有晋人的归属感和对故土的认同感,尤其是在看到城墙上一个个远魂归来的时候,观众们无不潸然泪下,回省自身。
   “诚信、守义、传承、拼搏、勇往直前……”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又见平遥》的演出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在戏内、戏外的无不是所有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小到血脉传承,大到国家情怀,无处不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让每个观众都感慨万千。
   《又见平遥》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一种民族气节,其中所饱含的厚重的晋商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算时光流转,世事变迁,都是国人心中最温暖和最坚不可摧的部分。

Map["202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