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20日

泛爱众

  fán shìrén jiē xū ài tiān tóng fù dì tóng zài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xíng gāo zhě míng zìgāo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gāo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cái dà zhě wàng zì dà rén suǒ fú fēi yán dà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注释】    [1]凡:只要。
   [2]须:应当。
   [3]覆:覆盖。
   [4]载:承载。
   [5]行:品行。高:高尚。
   [6]名:名声,名誉。自:自然。高:大,指美好。[7]重:推崇。[8]貌:相貌,面相。[9]才:才干。[10]望:名望,声望。[11]服:佩服。[12]言:言语。【译文】    只要是人,就应该都对他们有爱心。大家都是天覆盖着的,也都是地承载着的。
   品行高尚的人,名誉自然就美好。那是因为人们推崇他,并不是因为他相貌长得好。
   才干高超的人,声望自然就大。那是因为人们佩服他,并不是因为他爱夸口。
  【讲解】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精神就是要爱一切人。古人认为 “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也是人类的父母。既然有共同的父母,大家就是同胞,当然应该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这段话的译文是:“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要爱护别人。’又问什么是有智慧,孔子说:‘有智慧就是能了解别人。’”这就是“凡是人 皆须爱”的典籍依据。
   《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这段话的译文是:“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只要比别人聪明,就可以当君主,君主要当百姓的父母。”
   《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这段话的译文是:“天没有要偏私地覆盖的人,地没有要偏私地承载的人,日月没有要偏私地照耀的人。奉行这三点来关爱天下所有的人,这就叫三无私。”
   《礼记·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这段话的译文是:“广博深厚可以载育万物,高远光明可以覆照万物,长久不息可以成就万物。广博深厚的美德和地相配,高远光明的美德和天相配,长久不息的精神没有边际。”这些材料都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典籍依据。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人活在世界上,当然要追求有好的名声。好的名声全靠自己努力,用优秀的行为获得人们的认可。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这段话的译文是:“从前瓠巴弹瑟而水底的鱼游上水面来倾听,伯牙弹琴而为天子拉车的马都仰头停止了吃草料。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人听到,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被人们看到。山体内有玉,树木就长得丰润;潭中长出了珍珠,旁边的山崖就不会没有植物。是因为善行没有积累起来吧?哪有不被人知道的呢?”这可以视为“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的典籍依据。
  据《弟子规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