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22日
中华好家规

祠堂传祖训“孝”字刻心头

  民风淳朴,家庭和睦,丰衣足食,这是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民丰村给人最大的感受。村里的老人总是会乐呵呵地说:“是好民风造就了善良热心的民丰人。”
  人名多带“文”“孝”
   民丰村历史悠久,村里大多数人都姓周,而周氏宗祠也就成了村里历史的体现和传统文化的承袭场所。周氏宗祠里高悬着一块“光裕堂”的匾额。光裕堂始建于光绪廿三年,后经历重修,终成规模。据村史记载:“王者以厚德载物,曰,裕,而烛之以明德故‘裕’。”而“裕”字在现代汉语里有“丰富,宽绰”的含义,这不仅是先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也化作“民丰”这一村名的真切内涵。
   光裕堂两侧写有“基迁元代继继绳绳抱慈峰而永固,派衍姬宗原原本本偕孝水以长流”的字样,这一方面介绍了民丰村的历史由来、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把“孝”字刻在了民丰村人的心头。面对着光裕堂的墙上,还挂有“重耕、崇教、忠孝、节俭”的周氏族训。
   民丰村人对祖训的尊崇和传承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崇教、忠孝”在周氏辈份排行字中就得以体现。“我们村里名字中带‘文’字和‘孝’字的很多,这是为了让周氏后人世世代代铭记‘文’和‘孝’的含义。”说这话的是村民周永根老人。老人今年76岁,仅有小学文化水平,但他自己喜欢研究历史知识,几乎把《周氏宗谱》里所记载的内容都整理了出来。他说,“国太惟忠孝”的意思是要想国家太平,只有从小家做起,遵循忠孝之道;而“教育达为尊”,就是推崇文风,学习孔孟之道,树立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
  祖训传承未褪色
   据《周氏宗谱》记载,从民丰村上周岙走出过一位清朝的太学生,名为周孝全。孝全公的父亲是当地的绅士,持家育子很有一套,他教育后代子孙有一句名言:“家有万贯,车马满门,不如日进分文,每日出门。”在父辈的教育与熏陶下,孝全他一生晴耕雨读,悬壶济世,教书育人。其后代出类拔萃,一门望族,乡邻景仰。
   小家和乐,大家才团结,祖训传承至今从未褪色。80岁的陈根翠老人在几年前不慎摔跤,跌坏了骨头,导致下半身失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一直不太方便,平日独居在民丰村的家中。意外发生后,她的4个子女经过一番商量,考虑到两兄弟工作繁忙,脱不开身,但愿意随叫随到过来帮忙,两姐妹则主动选择回到老家照顾母亲,她们的丈夫也十分支持。两代人就这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
   2013年,村委会计划在周氏宗祠内另辟一个小型乡村博物馆,用来保存和展示民丰村的文化遗存、物产特产等。村民得知情况后,纷纷积极响应,找出家中的老物件、老族谱。“古人老话里藏的都是道理。现在民丰村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能够出点力为村里做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位捐献过老物件的老人说。
  据宁波文明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