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23日
讲学·卫方正讲《论语》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卫方正,山西省著名青年学者,国学教育专家。山西青年报总编助理、山西文瀛书院院长、山西国学大讲堂教授、山西孔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太原美学研究会理事、山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镇诗社社员、山西青年报《弟子规》讲师团首席讲师。
   自幼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寒暑不辍,泛滥百家。平生以打通古今,经世致用为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一个中国读书人的义务。2007年创办山西文瀛书院,先后开设《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古文观止》《史记》《千字文》、说文解字、国文写作等多种课程。近年来致力于青少年通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
  卫方正《论语》解读之二百四十八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注释:
   康子:即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子”是尊称。鲁哀公时,任正卿(宰相),政治上最有势力。
   馈:赠送。
   未达:不了解。
   季康子与孔子的关系比较特殊。若没有他,孔子晚年不可能回到鲁国,但他与孔子之间又政见不同。不过,至少在表面上,他对孔子很尊重,而孔子对他也以礼相待。
   这次季康子向孔子送药,可能是在孔子生病后送的珍贵药材,或者类似当今保健品一类的东西。孔子下拜感谢,然后回答说:“我对这个药药性不了解,不敢品尝。”
   先拜而受,次而拒绝,这是一种既礼貌又理智的态度。好意心领,药不敢受。
   时至今日,我们仍有馈赠亲朋药品与保健品的习惯。但是,他人的好意未必就适合我们的身体状况。同样,适合我们的保健品未必适合他人。古人讲,是药三分毒。孔夫子能在非常动乱的年代而长寿,有方方方面的原因,比如他的道德、胸怀、饮食习惯以及对于药物的谨慎。
   闲话
   《吕氏春秋·遇合》说:“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额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这是孔子效法文王服食菖蒲的记载,很有趣。我曾讲过《孔子的养生之道》一课,姑俟暇日整理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