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3月27日
寒食节飞出“子推燕”

代县面塑最有名的就是它

  本报记者 孙小雅
   之前,在央视七套《乡土》栏目“金鸡报晓 说说春节那些事山西篇”中,全国观众都对山西精美的“花馍”赞不绝口。在节目现场,客座嘉宾、山西民俗专家段改芳老师,更是带去忻州传统面塑作品——“代县寒燕”,让全国的观众一睹了“寒燕”的风采。近日,记者联系到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县面塑——寒燕”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海平,进一步了解她所捏制的代县寒燕。“在我们代县,寒燕是在寒食节用来纪念介子推的,家家户户都要做。传说介子推躲在山里不吃饭,人们便用面捏出寒燕串起来,挂在柳树上,希望介子推能在饥饿时吃一点。“张海平向记者介绍。
  寒食节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奉君”。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无果。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介子推死后,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在代县,寒燕也称作“子推燕”。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都要捏制出形态各异的寒燕,挂在柳树上,以表达对先贤的怀念。
   据考证,事实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春燕凌空正是万物新生的季节,乡村巧妇感自然之变而为之,借柔软的面团、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鲜灵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机,展示出一个美妙神奇的汉族民间艺术世界。
   将普通的白面发好,经过一番揉搓捏制,一个个造型生动的寒燕作品渐渐显出雏形;再用梳子、剪刀等简单工具稍作加工美化,最后再用红豆、绿豆等画龙点睛,惟妙惟肖的寒燕作品便大功告成了。代县寒燕的制作没有固定的模样格式,凡是目中所见、心中所想皆可捏制出来。这些寒燕精巧别致,方不盈寸,通过夸大动植物的重要部位,如头部、四肢、尾部、羽毛、花瓣等达到一种神似而形美的效果,让人爱不释手。
  都是妈妈手把手教的
   “我家做寒燕,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都是由妈妈手把手教下来的。听说,妈妈的姥姥是常家大院的人,当时到代县做茶叶生意留到这里,是她把制作寒燕的手艺代代传下来的。”张海平介绍,区别于别家制作的寒燕,她家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由传说而来,各有各的道理,并不是随意捏制出来的。
   也正是因此,我省民俗专家段改芳老师才对张海平做的寒燕情有独钟,她曾对张海平肯定地说:“民俗就是要代代传承的东西。”现在,张海平的母亲已经88岁高龄,平时,她还会捏一些寒燕出来。
   张海平出生于山西省代县上官镇西关村,由于姥姥和妈妈是当地制作面塑的能手,逢年过节,或是村民婚丧嫁娶,她俩总是要从早忙到黑地赶制。等到张海平十几岁的时候,她便开始跟着妈妈制作寒燕,从简单到复杂,耳濡目染中,张海平早早就将捏制寒燕的技法烂熟于心。
   “传统的面塑寒燕基本上没有颜色,老人们只是点个红点、绿点,再画个眉眼就好了,近几年,人们才开始给寒燕染上各种各样的颜色。”张海平介绍,虽然年轻人大都不再学习这门手艺,可寒食节送寒食却越发地流行起来。
   在她发来的视频中,记者看到,客厅里到处摆放着制作好的寒燕作品,大多数是彩色的寒燕,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面塑不只做寒燕
   采访当天,不时有客户前来取货,家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对于张海平的寒燕作品,一位中年客户竖起大拇指。
   张海平回忆,小时候,姥姥和妈妈都是免费给邻居们做寒燕的。每到寒食节前夕,家里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后来,张海平经营起旅馆生意,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都对她制作的寒燕作品赞赏有加,这也进一步促成了她的面塑技艺市场化。不过,顺应着市场的需要,张海平不再只做寒燕等传统面塑,她会按客户的喜好创造出新的面塑作品。
   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诞辰日,应客户的需求,前几日张海平赶制了一批太上老君生辰馍。她说,在她捏制的面塑中,除了展现太上老君的风貌,还巧妙地蕴含了买家想要表达的各种美好心愿,连升三级、四季平安、马上封侯、福禄万代等寓意应有尽有。
   近年来,随着客户的口碑宣传和张海平知名度的提升,面塑订单越来越多。客户不再局限于代县本地及大同、朔州、太原等山西城市,就连北京、内蒙、广州、福建等地的客户也纷至沓来。其中,有定结婚喜馍的,有定寿馍的,还有各种求福、求财的……不管是哪样,张海平总是能让客户满意而归。
  让儿子来继承发扬
   张海平介绍,以前由于收益低微,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现在,代县当地只有少数几家做馍的仍在经营。随着她这里市场的逐步扩展,人们似乎又看到了面塑技艺的前景。这几年,除了有徒弟到她这里学习,她的儿子郭鸿飞也加入了面塑阵营。
   郭鸿飞出生于1986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考虑到家族面塑技艺的传承,也预感到这门手艺炙热的未来,家里一致决定,让他来继承、发扬面塑技艺。现在,郭鸿飞已随张海平潜心学习一年多时间。张海平对他的评价是:“他做的不错,走市场没有问题。”
   “我们代县是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不同的时令和活动都有着不同的讲究。”采访中,张海平对代县的各种传统风俗如数家珍。八月十五捏花糕,七月十五送面人……在这些传统的时令或婚丧嫁娶上,面塑作品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礼品之一。
   其中,最受欢迎的面塑作品当属结婚时的礼品馍。女方会准备面塑喜盒,男方则定制石榴馍用于拜天地,还有在婚房中放置的寓意“连生贵子”等美好意愿的喜馍等。张海平说,以前人们只抢婚房外的喜馍,而现在,人们连婚房内的喜馍都不放过,全部抢走。
   看到她的面塑作品如此 “抢手”,张海平欣慰不已,从祖上热心为乡邻做馍,到她自己正式挂牌经营,历经几代人不懈地传承发扬,代县面塑终于走进了千家万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