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4月13日

家书万倍金难得

——重温19年前的家书
  本报记者 高鹏
   这是杨伟义先生19年前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杨伟义1974年出生于文化重镇大同左云县。19年前,刚毕业的他只身闯荡太原,生活苦,压力大,可一封从家乡寄来的书信能让他欢喜上好一阵。在那个年代,电脑、手机尚未普及,书信是游子与故乡亲人沟通的重要手段。每次收到家书,杨伟义都要反复阅读。也是那时,他明白了“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杨伟义说,书信是一种文化生活载体,一封从远方寄来的书信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和思乡情,无论何时,一封手写的书信更加正式、深刻和凝重。如今,书信却成了最奢侈的通讯方式。
   杨伟义小时候便开始接触书法,精通书法的爷爷一字一句教他读写。随着年龄的增长,杨伟义写字的欲望越发强烈,他坚持练习,如今书法已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年前的一封家书,19年后再次翻看并用书法重写,杨伟义感悟很多。他说,年轻时一定要多吃苦、多读书、多拼搏,要树立志向并坚持下来,更要与人为善、结善而交。
   “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注:宋赵抃(biàn)·《闻岭外寇梗》)”杨伟义说,他的心情就是如此。

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