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08日

一道作文题 220种选择

  本报记者关静梁丽琼
  题 目
   据近期一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第一科语文就用一个史上最开放的作文题占领了各家媒体头条。这道作文题出自全国卷Ⅰ,题目要求从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来写一篇文章,从而呈现中国面貌。记者估算了一下,如果从12个词语中选择3个,那么至少有220种组合,如果从12个词语中选择2个,也会有66种组合。为考生提供如此多选择的作文题,在高考40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记者就此作文题专访中学名师解读考题,分析作文角度。
  给考生更大选择空间
   山西太原顶级语文名师宋杰从教16年,是山西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太原市新长征突击手、山西“双高”名师。宋老师分析说,今年的全国卷作文审题上没有任何难度,更具开放性、多元性和自主性。
   山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李国锋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11年的作文,而今年最新的考试大纲给的作文题型示例,恰好就是那一年的作文材料,这或许只是一种巧合。当时的作文是让考生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写出自己的见闻与思考,材料还给了6个方面: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供考生来选。而这次的高考作文没有设置审题的门槛,没有让考生纠结这到底是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方面,给了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也有效地避免了套作宿构。
  以主人身份塑造中国形象
      李国锋认为,今年所给的材料更为具体,要求更为明确。除了提供12个“中国关键词”之外,还让考生必须从中选择两到三个词,发现并挖掘出彼此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正反搭建布局,也可以用一个主题来统摄谋篇,从小处落笔,往大处延伸,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考生既要有主人身份的代入感,还要有读者意识,注意自己写作的立场与表达的角度,同时字里行间最好再洋溢着一股中国崛起、相互守望、共创未来的自信与豪情。
   宋杰说,从材料内容来看,很类似“中国梦”,但角度上又比中国梦更加宽泛,内容上又比中国梦更加具体鲜活,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宏观上可以考虑如何认定和塑造中国形象,而微观上可以从很多具体角度,有的放矢地塑造中国形象。
  选好“关键词”顺风顺水
      对于今年的作文素材,宋杰做出详尽解读。“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这句话中“两三个关键词”真正成了我们考生写作文的“关键先生”,选什么、怎么选、为何选、选词之间是什么关系?——相近或相反还是相融?所以此次作文在自由选词的同时,也在“如何选”“为何选”方面做足了文章和思考。选好了关键词,写起文章来便顺风顺水;选不好关键词,写起文章来杂乱滞行。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句话已经定向,你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重在“读懂”。作为中国人,你都不懂中国,如何向外国青年介绍,所以全面地读懂中国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难关。
   “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中的“选好”很有深意,希望考生在繁芜杂乱中抽丝剥茧,找到彼此间真正的关系和逻辑,比如“开放与落后”、“成就与反思”、“传统和现代”等。
   但也正是因为此次作文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想要写得富有文采并独具匠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同学会平铺直叙,分析肤浅,只是将现象“堆砌”在文章里,而没有找到这些词语背后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反思性。
   李国锋则认为,材料本身没有明显的价值判断,涵容性与开放性极强,不仅有科技创新、传统特色、中国名片、时代热点,也不回避诸如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样的社会问题。面对这么一长串的“关键词”,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斟酌之后,才能选出恰当准确的词语,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以及冷静的分析与逻辑性的表达。
  生成角度非常多
      宋杰说,此次材料看似开放自由,但实则内部的逻辑性很强,自由中有思辨,现象中有实质,进步中有反思,这些都需要认真审题、精准分析后才能符合作文的要求。
   这些素材中的关键词无非要塑造一个“全景式”的中国形象,但这些词之间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和辩证性。广场舞、京剧、长城、中华美食可以提炼为 “文化中国”“活力中国”。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可以提炼出“科技中国”。大熊猫、美丽乡村可以提炼出“和谐中国”。一带一路可以提炼出 “责任中国”、“开放中国”。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可以提炼出“反思中国”。
   李国锋认为,这则材料可以生成的角度非常多。比如,从广场舞、共享单车、美丽乡村入手,可以呈现中国人的精彩生活;从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入手,可以介绍高速发展而又开放的中国;从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入手,可以讲科技创新,讲共享与共生,前者的发展,离不开后者的普及。在“互联网+”的时代二者联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从共享单车和空气污染入手,前者代表绿色出行,这对国家治理空气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长城和一带一路入手,可以把前者看做是守护,把后者看做是开拓;一个代表历史的厚重,但同时也是一种彼此的隔离;一个代表联通与开放。长城和一带一路的辩证法,是时代的辩证法,也是发展的辩证法,需要明确的是,守护与阻隔绝不意味着落后,而开拓与联通也并不代表着完美。我们在矛盾中做选择,在进退中谋发展。这背后蕴含着中庸平和的哲学思想,读懂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中国。
  为命题人点赞
      宋杰认为,此次作文打破了高考作文中素材运用的生冷性、故旧性和套作性。材料中的这些关键词,都是社会热点和焦点的词语,更加要求考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能只埋头苦读,而 “两耳不闻窗外事”,更加要有责任情怀。另外写作素材的选择上也更具有了新鲜、时尚、活力的特点,一头扎进“故纸堆”里的写法已经过时。
   李国锋则要为命题人点赞。他们命制的这道题,调动了考生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有利于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