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15日

众多书院藏冠山文献名邦沁书香

  本报记者郭丽菲
   阳泉平定,自古有“文献名邦”之称,得此雅称源于一座山——冠山。
   冠山虽不大,但在晋东地区颇有名气。此山位于平定县城西南大约5公里处,因山势秀拔,状若冠戴,故得此名。
   冠山集儒、道、释于一身,其中以儒家文化为盛,冠山书院则是代表,里面儒教设施一应俱全。自元代以来,平定科举中进士131人,举人680人,各类贡生786人,由此,冠山成为平定文化的象征。
  冠山书院
      冠山苍松翠柏,烟云缭绕,山势嵯峨挺拔秀丽,有资福寺、冠山书院、槐音书院、仰止亭、吕祖洞、文昌阁、夫子洞等名胜古迹,合称“冠山书院”。
   “冠山雨过”为平定八景之一。金元时期,祖籍平定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在 《乡郡杂咏诗》中赞美冠山曰:“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如今,冠山之顶尚有部分古迹遗址:孔子庙、寻颜处、石门、石砚、石洞、石刻。这里树木葱郁,环境清幽。站在此处,可瞬间抚摸到历史的纹理。
   经文昌阁沿陡峭阶梯而下,四合院落的书院就会映入眼帘。冠山书院建于冠山腹部,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奉直大夫孙裕重建。书院大门上有一副藏头楹联:“冠群峰潇洒麓屋书声不息;山谷士隐修松涛漱石长鸣。”
   冠山书院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的冠山书院碑文记载,当时全国较著名的书院有常州的邑州书院、曲阜的尼山书院,而“在太原,唯冠山书院显于当时”,故有“冠山文秀,书院之祖”之称。
   现在的冠山书院,虽已没有了讲学功能,但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激励当下人博学、慎思、笃行的价值取向。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冠山书院改为平定中学堂,成为山西最早兴办新学的七所中学之一(后搬迁)。至此,历经千年、涵养文脉的冠山书院完成了传统教育的使命,成为一道消逝在历史尘烟中的风景。
   2008年5月12日,冠山书院被命名为平定一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并举办了大型书院文化展览,此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为“书院文化节”。
  文人辈出
   平定冠山充满了一种书卷与书香之气。从元代至清代,它的怀抱中竟留下众多学者的足迹。
   据史料记载,冠山书院可上溯到北宋宣和年间 (公元1119年—1125年),鼎盛于元、明、清三代,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元代曾参与编修辽、金、宋三史的中书左丞吕思诚,明代的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乔宇,清代的两广总督窦宾等。
   山以人名,文以山兴,著名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清代学者张佩芳、地理学家张穆都曾来此游历讲学。
   上世纪初,冠山脚下走出了一位著名女作家石评梅。每年从北京放暑假归来,石评梅都要到冠山书院住一阵子,不仅为了避暑,更是为了可以安静地读书。她曾写过一篇叫《红鬃马》的短篇小说,即以冠山作为背景:“走过了石坊不远便到了庙前,匾额写着资福寺,旁边有一池清泉,碧澄见底,岩上傅青主题着‘丰周瓢饮’四字,池傍有散发古松一株,盘根错节,水乳下滴,松下缠绕着许多女萝。转过了庙后,渡一小桥是槐音书院,因久无人修理已成废墟,荆棘丛生中有石碑倒卧,父亲叹了口气,对我说这是他小时读书之处。再上一层山峰至绝顶便到了冠山书院,我们便住在这里……”
  游道险峻
   冠山游道是一条融险、趣、壮、秀为一体的登山游道。游道绕天下冠一周,全程2.6公里,游客在合心崖登陆后,沿着游道往右走,首先是一段较平缓的崖壁道,然后到千亩塞海景色、东天门(合掌崖)时,游道突然调转方向,呈80度倾角笔直向山顶攀行。约40米后,游道延伸进一个只有两米高的 “通天洞”里。
   “通天洞”约40米长,洞内的游道依然是呈75度的倾角,游客凭借着从洞顶射进的微光,在欲明欲暗的洞厅中艰难行走。
   过通天洞后,游道进山脊,柏绿留荫,怪石千姿百态,类人似兽,美不胜收。过柏林、怪石,游道呈“之”字形伸向天子冠冠顶。
   游客上冠顶,举目四望,塞海全景,四周群山,尽收眼底。游道从冠帽石间笔直陡下后,绕山平走700米,便是一段如南京中山陵的梯道向沙滩直下,然后又是一个90度的转弯,横向湖边山坡。这时,融诗、书一体的“湄江诗岸”任君细品,约200米处,便是一个大型溶洞“黄金堂”出现在左手边,洞内钟乳石发育齐全。
  倒采连翘
   冠山盛产一种连翘茶,香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排毒养颜的功效。由于该茶制作工艺复杂,用料考究,不适宜大批量生产,曾一度作为历代清朝皇室贡茶。
   连翘茶虽好,但采摘十分困难,只有在冠山顶上砂岩中的百年老翘上所采摘的连翘嫩芽,才能炮制出茶中极品。
   每到春暖花开时,清朝州府衙门便派衙役到冠山附近各村催讨,当地百姓只好连夜上山采摘,忙活一天也采不下半篮。人们只好拴上绳子吊到半山崖,上去继续采摘寻找。于是每年春天总有人从山崖滚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民间因此流传着一首民谣:“冠山塄儿万丈高,倒吊人儿采连翘,摔死人儿千千万,堆起白骨当柴烧。”
   后来,纪晓岚得知当地老百姓采摘之苦,在一次与乾隆帝品连翘茶聊天时埋杯落泪。乾隆问其缘由,纪晓岚便将其中原因一一道来,说罢,还念民谣给乾隆听,乾隆当即摔掉茶杯,立刻派大臣查访此事,了解到采连翘茶的艰辛后,免除了平定州连翘茶的进贡,还拨出银两抚恤死伤百姓,并发誓永不饮用连翘茶。
   平定冠山,一座风光秀丽的历史名山,一座学风浓厚的文化之山,每当走进它的怀抱,总让人汲取到给养,追古思今,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人类的精神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