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19日
太原工匠系列之

中学校园里藏着个风筝大师

  擅长砖雕的杨宗新、精通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的祁伟成、懂得戏剧头盔制作的梁翠云……这些人都是我们太原的能人,更是巧匠。他们都是国家、省市指定的太原非遗传承人。日前,受太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邀请,太原市作家协会将把这些工艺传承人的故事编写成书籍。本报将这些能工巧匠的故事做成系列报道,让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太原的历史文化及非遗魅力。
  
  本报记者 王薇
  
   在太原育英中学的校园偏僻处,有一间几平方米大的屋子,里面堆着木板、竹条、锯子……乍一看,像个杂物库。鲜有师生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小屋其实是太原市非遗传人杨元恒的“传统风筝工作室”。于杨元恒而言,最享受的莫过于钻进这间小屋做风筝,多年来,他参加过数十场国内外的比赛,拿下了不少第一名。
  睡觉都想着风筝
   杨元恒做风筝,已经近30年了。他把自己比作“疯子”,什么都不管不顾,从早到晚只想着怎么把风筝做好。“做风筝以前,我老抽烟、喝酒、打麻将,做上风筝后就全忘了。”
   小时候,杨元恒住在河北老家,他时常看着家人做风筝,不知不觉便喜欢上了,拔下竹帘子、扯张毛头纸,和小伙伴比谁的风筝做得好……那时候,做风筝是孩子们之间的游戏。
   真正开始着迷,是在杨元恒成家之后。1991年,他们一家来到了太原。有一次,女儿在路边看到了一只老鹰风筝,拽着他的衣袖想要。这勾起了杨元恒的童年记忆,他仔细看了看那只“老鹰”,回家后便给女儿做了只一模一样的,比街上卖的那只还好。
   从此,杨元恒一发不可收拾,每当看见别人手中有风筝,他总要停下脚步仔细琢磨,在家里也总捏着风筝线。妻子为此经常说,风筝比老婆孩子都重要。杨元恒称,他这个人没什么别的爱好,除了风筝就是风筝,连晚上睡觉都想着它,外出比赛都带着它,如果不让他做风筝,恐怕他就得“憋死”了。
  看一眼就知道好坏
   风筝分很多种,有软翅风筝、硬翅风筝、龙型风筝、板子风筝和桶行形风筝等,杨元恒通常做的是软翅风筝和龙型风筝,软翅类指人们常见的禽鸟风筝,造型多为昆虫、蝴蝶、螳螂;龙型类则以龙头和蜈蚣为主。
   杨元恒做的风筝有大有小,最大的两三米长,最小的只有火柴盒那么大。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小板凳上打磨“蝴蝶”的身躯。“体形越小的越难做,尤其是做翅膀时,你的手伸不进骨架里,必须拿镊子一点点弄。”杨元恒说,小风筝只能飞一米多高,制作它并不是要拿到外面放的。
   虽然没有学过空气动力学,但凭着自己的制作经验,杨元恒现在一看风筝就知道它能不能飞起来。“风筝两边的松紧、软硬、轻重都得相当,弹性、角度也要好。”杨元恒说着,举起一只风筝说,这个风筝的翅膀弧度太大,很容易从天上摔下来。
  常搞点风筝新玩法
   在杨元恒看来,如果自己的风筝和别人做的没什么两样,那就太没意思了。所以,他常常想到一些新玩法,比方说,在风筝上挂个风车、锣鼓、铃铛之类的小玩意,让天上的它“活”起来。
   前段时间,他带着一只“蜈蚣”去了太原河西,站在一块平地上,手持着风筝线将它送上了蓝天。有趣的事发生了,这只“蜈蚣”边飞边“敲锣打鼓”,叮铛叮铛的响声吸引着旁人抬头观望。
   原来,这只风筝的上面是鼓,下面是锣,两边各有一个小风车,“蜈蚣”飞起来后,小风车在气流中转个不停,引得小鼓槌敲打着锣鼓,“蜈蚣”便开始“奏乐”了。
   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风筝,杨元恒往往要做上一个月左右。在工作室的柜子顶上,还放着一只朋友做的风车风筝,结构比“蜈蚣”更加复杂,他最近正在潜心琢磨它,希望能做出一只一样的。
  别让风筝手艺失传了
   “现在市面上的风筝,大多是机器做的,骨架用的是玻璃钢,手工做的很少,而我还在坚持着。”如今,太原市鲜有人参加传统风筝比赛,做一个难度大的风筝往往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产量自然不会上去,并且这项手艺对制作人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绘画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想达到,需要花费时间去专攻。
   以前,杨元恒会拿着做好的“鹰”出去卖,而现在,手工风筝在他眼中变得越来越宝贵,如果把精力放在卖风筝上,草草做出来的东西质量肯定不高,想把辛苦做出的风筝卖得贵一些,别人又不会理解。他索性不卖了,全当自寻快乐。
   杨元恒称,他一面提升着自己,向其他艺人虚心求教,一面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筹备着开班教学。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动手做风筝了,这不免让他担心这一技能会在某一天失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重新培养起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