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22日
讲学·卫方正讲《论语》

君子做人 当独善其身

  卫方正,山西省著名青年学者,国学教育专家。山西青年报总编助理、山西文瀛书院院长、山西国学大讲堂教授、山西孔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太原美学研究会理事、山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镇诗社社员、山西青年报《弟子规》讲师团首席讲师。
   自幼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寒暑不辍,泛滥百家。平生以打通古今,经世致用为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一个中国读书人的义务。2007年创办山西文瀛书院,先后开设《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古文观止》《史记》《千字文》、说文解字、国文写作等多种课程。近年来致力于青少年通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
  卫方正《论语》解读之二百七十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释:
   践迹:踩着脚印。
   “善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过三次,其含义介于“乡愿”与“君子”之间。这种人或许不能担当道义,但能独善其身,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会损害他人,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故而孔子对子张说:“善人有自己的选择,不会踩别人的足迹,不盲从,但也不能达到最高的修养境界,进入最核心的精神领域。”
   本章中的“践迹”一词,颇为形象。大抵古往今来,大多数人皆为从众动物。“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儿,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或为看客,或随大流,在忽东忽西的人流中真正保持独立清醒者,能有几人?
   善人并非最高的境界,但绝对值得赞许;善人的境界已值得赞许,但还应该进步。
  闲话
   很多时候,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会感到疲惫,无力,甚至绝望。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绝不能后退,但不妨稍微歇息片刻,让自己在这一阶段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善人”。
  拓展阅读
   《论语》【7.26】【13.11】
   屈原《九章·橘颂》
   苏轼《记游松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