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6月28日

新绛 山西校外教育的一面旗帜

  本报记者张帅
   小草树荫、小桥流水,别致的阅览桌椅和葡萄架下的秋千……这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亲子阅读馆,这里的五万余册图书和两万余册故事绘本吸引着县城四万余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这也是活动中心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
   作为山西校外教育的一面旗帜,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推广特色阅读时,还打造了“大篷车”科技文化艺术下乡活动和一支具有多能化教学专业的教师团队。对于自己热爱的工作,活动中心每年会出一期《新绛校外教育》刊物总结得失,这样认真且有能力的团队,在十三年的坚持中,始终处在山西校外教育领头雁的位置上。
  “大篷车”下乡闯出名堂
   “大篷车”科技文化艺术下乡活动,是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满足边远地区农村孩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愿望,推出的一项品牌活动。
   说起 “大篷车”,2005年的暑假,活动中心来了十几名小学生进行培训学习,他们来自距离新绛县城四十余里的北张镇。
   学习结束时,农村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感动了活动中心每个老师,可是考虑到孩子们来不了,老师们决定带上小机床、机器人,带上各种乐器、体育器材,带上四驱车、日月地绕行仪,去到农村每所学校。
   有了行动计划,可是活动中心缺乏科技类老师。据活动中心老师郝晶晶透露,当初科技教学的老师一个也没有,可孩子们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又很迫切,活动中心也不忍让设备闲置,决定让所有教师进行科技类知识学习培训,解决科技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接到科技师资培训任务,老师们确实感到困难不小。因为我们艺术类教师较多,都没有接触过科技类动手操作的活动,更不用说教学了。在那一段时间里,我们之间讨论最多的是‘这样行吗?’‘到底该怎么办?’‘我应该从哪里做起?’……困难挺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郝晶晶说。
   就在老师们犹豫时,中心主任王玉贤坚定地告诉所有人,“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去干”。这一句话切断了所有退路。所有在职人员只有转变角色,迎难而上,探索新的科技模型领域。
   每周一早晨的政治学习结束后,所有人员拿出科技器材就开始探讨研究。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建筑模型、车辆模型、电子积木、智能机器人、数控车床……各类科技器材种类繁多,老师们积极实践、相互切磋、请教专家,突破自己项目中的难点,并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农村孩子们。
   2008年,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研讨会上,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篷车”科技、文化、艺术送教下乡的做法得到参会人员的普遍认可。随后他们将这一经验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也得到山西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将全省各个活动中心的“送教下乡”活动以“大篷车”冠名。
   目前,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篷车”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活动中心的老师们选取了更多内容丰富和贴近农村孩子需求的项目,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增加了绘本阅读、心理沙盘游戏、绛州传统文化讲座、陶艺制作、主题教育活动等。在2016年一学年当中,新绛县参与“大篷车”活动的学生达到了五千余人次。
  探索全新阅读推广模式
   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阅读推广活动,一开始只是通过“大篷车”下乡把省配图书带到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们开阔眼界。每逢节假日,在中心大厅摆放图书,供城区孩子们阅览。
   虽然活动中心资金条件有限,但购书、读书活动一直没有中断。到2012年,一直在坚持的活动中心得到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的赞许,2014年该基金会给予了三十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阅读推广项目,帮助学校购置图书和改善阅读环境,这也为新绛县的阅读推广奠定了物质基础。
   2015年,活动中心又自筹资金五十余万元,建成了现在的三百余平米的“亲子阅读馆”,馆内现有五万余册的图书和两万余册的故事绘本,还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可供孩子和家长一展风采的小舞台。
   浓厚的阅读氛围离不开中心老师们的引领,如何让孩子和家长喜欢上亲子阅读,老师们各有各的“绝活”。老师胡玉萍透露,每次在学生阅读之前,为了引起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她总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他们尽快融入进来。
   “讲故事时,我会一边用情地读文字,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图画让学生看,用动作、表情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记得我在讲《我永远爱你》时,我用深情的目光、动人的语言来演绎故事,竟有孩子眼里泪花闪烁。在讲幽默诙谐的《小猪变形记》时,我用夸张的语言、生动的神情和动作演绎小猪的所作所为,孩子们开怀大笑,兴趣高涨……”胡玉萍回忆说。
   活动中心利用“亲子阅读馆”这一平台开展了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把阅读的种子撒播在每个孩子和家长心中。系列阅读活动中,有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家长共读等活动,有绘本手工、绘本绘画、绘本戏剧、绘本写作等活动,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题阅读活动。
   同时,活动中心还通过实践,使阅读形式由原来中心教师的独占讲台拓宽为全员参与的七书,即讲书、聊书、演书、做书、绘书、编书和写书,阅读方法由原来的学生以听为主变成持续默读、大声朗读、角色对读等。
   活动中心还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上台给大家讲自己读到的故事,最初他们会不好意思,在老师们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走上讲台。现在,每天讲故事的人需要提前预约排队,阅读馆内的读书、讲书氛围越来越浓厚。
  培养一专多能教学能手
   从“大篷车”科技文化艺术下乡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都离不开活动中心优秀的教师团队。在活动中心里,教师队伍年轻且大多都是艺术类学校毕业,而活动中心目前拥有科技创客园、亲子阅读馆、陶艺工作坊、心理健康咨询室、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十五个特长培训班,十余位艺术类的老师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为此,活动中心对老师们提出了“一专多能、一身多职、转身变脸”的要求,要求老师们既要保持自己的专业不丢,又要人人掌握一项科技项目,还要做“阅读推广者”。
   为了达到要求,老师们每天在一起互相听课、评课,在研究学习中共同进步。活动中心还实行教师一帮一、一带一制度,即优秀教师结对一名年轻老师,签订师徒结对目标责任书,确保让年轻老师迅速提升自身授课能力。
   经过十三年的坚持和努力,新绛县的校外教育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为全县中小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活动中心也成为全县城乡孩子课余之时最喜爱、最向往的地方。
   活动中心非常注重培养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经过不懈努力,在全省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山西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管理先进集体”“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2013年全省首届航海、航空模型大赛中,郝晶晶老师获全省第一;2016年6月的全省陶艺教师技能大赛中,郑康丽老师获省级二等奖及最美工艺奖;2016年11月运城市首届青少年航空模型飞行大赛中,活动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三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市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每年一期刊物总结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活动中心在发展过程中,时刻反思、不断总结,每年都要编撰一期《新绛校外教育》刊物,至今共发行了八期。
   每年的工作得失,是否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对于这些问题,或许当时找不到解决办法,但现在回头看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角度。
   王晓霞老师在2016年的 《新绛校外教育》刊物上发表了一篇《信任与欣赏》,文中写到,在当地希望学校的航空兴趣小组选拔参赛选手时,其中一名叫皇琛的孩子,因为个子矮、手臂短、投抛力小等因素,没有被选上,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每天坚持练习。比赛前夕,一名参赛选手因病无法参赛,这时一直没有中断练习的皇琛获得了机会,并在比赛中以绝佳的成绩获得了全市第一名。
   在对此事的总结中,王晓霞写到:“作为一名校外教育工作者,信任与欣赏每一个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当初我们对皇琛的执著和努力熟视无睹,就可能浇灭一个孩子对空模的热情;如果我们缺乏对他的充分信任,那么比赛就可能是另一种结局。正是基于欣赏,我们助燃了一个孩子热爱航空的火花,也是基于信任,我们收获了荣誉的花环。感谢皇琛同学,他让我们看到了欣赏和信任的力量,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欣赏每一个生命,信任每一个孩子。”
   对于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年坚持的意义,中心主任王玉贤表示:“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为青少年提供这样一种教育,它既没有学校教育的刻板与羁绊,也没有家庭教育的溺爱与放任。孩子们在这里能够自主、轻松、愉悦的参与活动,他们既动脑又动口、动手,他们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实践、探究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关注、尊重、引导和鼓励,根据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创新我们的教育载体和模式。”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张帅

[YF+e7+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