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7月27日

  本报记者郭丽菲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仙邈姑射山洞中观四季
  融合多种宗教
      姑射山又名石孔山,是吕梁山的支脉。其山岩峻峭,松柏苍郁。峭壁腰间有一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仙洞沟”。
   姑射山山势陡峻,山体为土石山。整个山岩被仙洞沟劈为两半,南北仙洞位于山腰中部断崖崖台上,南仙洞位于西侧崖间,北仙洞建在东侧山腰。
   姑射山不仅风光旖旎,还是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胜地。其实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这里就是道教活动场所。仙洞的道观建筑最早建于唐武德年间,历代曾修葺扩建。
   姑射山的神居洞,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三游此洞。洞内十分开阔,入口处的崇道庙建于唐代,四壁有壁画,厅内有塑像。元代,这里的道教建筑达到极盛时期。以后,佛教兴起,道教衰落,至明清,仙洞即变成了佛教圣地,取代了道教观宇。
   仙洞沟现有建筑40余处,房屋庙堂120多间,石窟洞70多孔。亭、台、楼、阁,大小殿宇,多数依山背洞,靠崖面沟,就势构筑。仙洞现存建筑多为佛教内容,道教次之。之外还有孔子庙、关羽庙等等。
  庄子留传说
      姑射山相传为尧王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因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语而出名。
   这段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是,在遥远的北海中,有一座姑射山。姑射山上有一个神女,肌肤像冰雪般洁白,意态轻盈像处女。她不吃五谷,只是吸取空气,饮用甘露而已。她可以乘御着云气,驾驭飞龙,遨游到四海之外的虚空。她的精气凝聚起来,所到之处使万物不腐坏,也可使谷物成熟。
   虽说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是经过历代文学家的演绎,姑射仙子的形象更加清晰丰满起来。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描述:“广寒仙子月中出,姑射神人雪里来。”姑射仙子被誉为掌雪之神,在历代古诗词中被赋予了素白清新的意象。
  九龙朝绝顶
   姑射山的主峰俗称“老爷顶”,一峰突起,高耸晴空,最为巍峨。环绕主峰的九条山脉酷似九条巨龙,有的盘旋翻滚,有的舒展起伏,有的左右腾跃,有的张牙舞爪。虽千奇百怪,神态各异,但都向着主峰涌来,形成九龙朝绝顶的奇观,因此素有“九龙台”之美称。
   在主峰老爷顶上,远古时期就建有真武庙,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大清顺治十二年(1656)距今三百余年了,占地3700平方米,整体建筑由6个四合院组成。以真武殿为主体,配有戏楼、看厅、韦驮楼、真武殿、文殿、三教台、圣母宫、铜殿、玉皇楼等古建筑群。
   清代重建的真武殿制作精美,工艺考究,金碧辉煌而闻名三晋,可惜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庙内至今保留碑碣石刻一百余帧,石雕栏板,石柱兽雕,雕刻细腻,神态生动。十几余幅木雕栏板、木雕兽头形象逼真,造型别致,是宝贵的文物资源,是世代汾西、蒲县、隰县、交口四县居民信徒敬仰的三教圣地,具有很高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观光价值。1996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庙中的建筑以丁字形排列,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呈阶梯状,分别为:文殿、武殿、圣母殿、玉皇楼。4米宽的阶梯由下而上直达玉皇顶,举目远眺,层峦叠嶂一览无余,苍茫叠翠尽收眼底,风光无限目不暇接。迤逦的自然风光与宏伟的人文景观浑然一体,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景色多变化
      站在北仙洞观望,奇峰危耸,苍松翠柏,山崖跌宕。这里无山不石,无石不洞,洞连壁合,神秘诱人。洞内有庙,庙内藏洞,似庙非庙,似洞非洞,洞庙相连,浑然一体。
   北仙洞,又名佛兴寺,由五十多间庙宇和三十多眼窑洞组成。这里群峰汇聚,三面朝山,一面朝阳,一年之中,四季景色变化多端。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春秋时节登高揽胜,可壮观天地以消胸中块垒;夏季风光绮丽,清爽宜人,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冬天山寒水瘦,银装素裹,好一幅北国风光图。看云卷云舒,叹造化无常,油然而生“青山秀色亘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慨,而耸峰幽谷的自然景观最能淡泊人的心境,感红尘渐远,心灵澄碧,萌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返”的流连之情。
   老爷顶沿主峰九条山脉此起彼伏,层峦叠嶂,风光旖旎,四季有景。山林中树木以原始柞木为主,北方喜欢把辽东栎叫柞木,主峰一侧百亩辽东栎林树形怪异,千姿百态,煞是好看。
   进入秋季,该树种的树叶颜色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由墨绿色变为浅黄色。寒潮降临,树叶开始发红,在阳光下,柞木树叶的红色与其他树种树叶有明显区别,当其他树叶都落地时,背风处的柞木变成枣红色,独傲寒秋。更让人惊奇的是,该景区的柞木不是笔直的,树干反而弯弯曲曲,阿娜多姿,有的像梅花鹿,有的像雄鹰,让人浮想联翩。漫步在阳光穿过的林道,那是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

Mobile Safari/5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