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9月14日
拉碌碡、跑旱船、担媳妇、跑驴……

忻州民俗节目露天表演 后继有人

  本报记者 高朋
   拉碌碡、跑旱船、担媳妇、跑驴……这些光看名字就趣味十足的节目,表演起来有意思极了。9月12日,太原市长风商务区露天平台上,来自忻州的100余位民俗艺人近距离给市民表演拿手绝活,演出现场掌声连连、高潮不断。这是首届山西艺术节的亮点活动之一。
  市民看得过瘾
   当晚7时许,虽然天色已黑,但山西大剧院门前的露天平台上聚集着不少市民。“我就住附近,这儿每天晚上都有表演,可精彩了。晚上吃完饭出来遛个弯,还有节目看。”市民刘庆田大爷和老伴儿是首届山西艺术节露天演出的忠实观众。
   过了几分钟,太原美术馆前的广场上响起了锣鼓声。只见百余位民俗艺人身着传统民俗服饰,使用各种道具行进着表演,浩浩荡荡。随队跟着不少市民,举起手机拍个不停。
   拉碌碡作为忻州特色节目一上场,市民就“嗨”了:只见一个老汉手拖犁地鞭,在后面赶碌碡,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儿媳妇在前面拉碌碡。还有一个穿着滑稽的后生,一面走一面和拉碌碡的人逗耍。只听老汉念念有词:“叫你纺花不纺花,给个碌碡叫你拉……”老汉边说还甩起皮鞭来。演员在表演时还不时与观众交流嬉戏,现场气氛欢快又活泼。
   “我小时候,乡里逢年过节时,拉碌碡是重头戏,在我的家乡,有些老人一说看‘社火’就会说‘看拉碌碡去’。”在太原定居的忻州人常超说,“拉碌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演出中讽刺了不务正业的人。
   “拉碌碡”刚演完,表演“跑旱船”的民俗艺人迈着小碎步双手“划”着小船就上场了。只见两个老翁拿桨在前面领航,坐船姑娘紧跟在后面划船表演。演出间隙,一位民俗艺人告诉记者,旱船是用细竹竿做成的,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布围起来。演出时,表演者用一根红布条把旱船架在肩膀上,两手握住旱船的两边。在场的观众都拍手叫好,称赞节目精彩。
  传承后继有人
   担媳妇、舞狮,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跑驴作为压轴节目最后登场,演员全部是年轻人。
   只见几位小演员一人执一驴形道具扮骑驴妇女,还有一位小伙子扮赶驴人。赶驴人挥舞着鞭子驱赶骑驴妇女,骑驴妇女左右躲闪,还一脚踢开赶驴人。表演滑稽有趣,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一位小演员告诉记者,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表演时,驴形道具系在腰间,左右晃动身体,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仿驴跑。其中,驴的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都要模仿到位。
   忻州市忻府区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太原市民表演的民俗艺人都是居住在忻州市忻府区的老百姓,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凑到一起学习传承忻州的民俗文化。可喜的是,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从慢慢了解到喜欢上民俗文化,逢年过节还给忻州市民表演展示。
   “你瞧瞧,表演跑驴的几位姑娘多年轻啊,看着真高兴,节目是真棒,最重要的是忻州的民俗文化后继有人啦。”常超说。
   忻州市民俗节目露天表演将持续到9月14日,市民可在晚上7时前往长风商务区露天平台上近距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