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9月20日
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并州支行副行长吴涛

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

  本报记者 张树志
   “把该做的事落到细处,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并州支行副行长吴涛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守这一准则。工作十余年,他几乎每天都会去反思自己工作的一天,把工作中的问题和感悟记下来,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吴涛在2005年进入工商银行,和很多金融专业人士一样,吴涛身上有种很强大的气场,从业十二年,他对金融领域各行业有了更深入了解。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他说:“沟通是最难的,尤其是推广新业务模式的时候,有效顺畅的沟通才能让团队把握先机。”
  积累成长
   回顾从业经历,吴涛有些感慨:“都已经十多年了,想当年我刚毕业,什么都不懂,还是个愣头青。”刚工作的那段时间,吴涛有些水土不服,“进公司的时候,我对一些具体工作并不了解,只能私下不断地学习和琢磨。”
   柜台业务繁杂,操作规程也特别多,吴涛下班后经常抱着厚厚的操作规程充电。学习加上实践,他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所有业务的操作流程他都熟记于心。
   “其实就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再加上认真细心。”吴涛的工作信条很简单,就是热爱柜台业务工作,兢兢业业。再繁琐的工作,他都能保持耐心,“也会有烦恼的时候,但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客户肯定是有问题才来找你。”
   2006年,吴涛担任柜员期间,每天都要处理上百笔业务,最多的一天办理了六百多笔业务。“那时候,从早上八点去了行里一直办业务,直到下午两点吃饭的时候才能出去活动一下。”吴涛说,一次下午,一位客户去办理取款业务,在给客户取完钱登记入账的时候,误操作为存款,到了晚上下班对账的时候才发现。“那时候想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是这笔业务出了错,但当天要保证账实相符,必须在当天联系客户到网点进行冲账处理,经过联系找至客户家中说明情况,最终回到网点处理完该笔业务后已是晚上十点多钟。”正是这些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很多知识与经验,也让吴涛深知基层工作的不容易。
  贴近基层
   升到管理层后,吴涛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管理和考核。吴涛是从基层岗位一步一步走到管理层的,他的心自然和一线人员更贴近,了解了他们的思路和想法,让他的管理方式有了改变。
   “你只有办过,才有发言权。”在吴涛看来,规章制度是规范,是死板的东西,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难免会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灵活运用。
   接触过业务工作后,吴涛对业务风险的把控更加深入:“比如有的客户并不违反规章制度,但却存在还款风险,表面合规和实质合规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管理过程中,吴涛要求自己比营销人员还要了解业务模式和操作过程,“对于客户经理来讲,他可能更看重存贷款额度和个人收益,但身为管理人员,我还要考虑客户究竟具备不具备还款能力”。
   从谋篇布局到具体实施,吴涛都亲力亲为,在全行员工的努力下,支行先后荣获山西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网点”、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和“五星级银行网点”荣誉称号。吴涛个人在2015年还获得了“十佳网点负责人”。
  亏欠家庭
   “平时工作强度很大,我又比较追求完美,总要加班把工作做完,做好。”吴涛自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走上管理岗位以后,对家庭以及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投入很少,家人在背后给了他很多理解和支持。
   吴涛的爱人在交通银行工作,两个人的工作都很忙,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在照顾。“我基本上每天都得早早到单位,晚上七点以后才下班,回家吃完饭就睡觉了。感觉对家里挺亏欠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成长中的重大活动都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也没去过,几乎没有好好给孩子过过一次生日。
   “现在行里青年员工居多,大多数年轻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自然对于工作也就不是很积极了。”有时候员工的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他总要去找对方去谈谈心,看看对方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如有困难他总会积极去帮助解决。
   “做业务也一样,在这个时代做金融,主流客户是80后、90后,不能再用旧的思想,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他们的思维。”吴涛说。

=Moz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