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11月01日
—— 刘海生人物访谈 ——

笔墨情趣 探研书道

  本报记者 杨伟义 王钰钦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王钰钦
   山西青年报:对于书法,各位书家有不同的体会和解读。对大多数书家而言,读临碑帖是一个不可跨越的过程。您是如何理解的?
   刘海生:我在中国书法院学习期间,受到王镛、王澄、沃兴华等老师指点,写作水平渐入佳境。我的作品早期以二王帖学、宋四家为主流,习康有为、赵之谦、徐渭等诸家,让自己书法水平提升不少。
   我认为学习书法的过程是辩证认识书法的过程。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方法问题,即要紧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去写。比如临帖,一是需要照猫画虎,但又不可极端。应用心去琢磨潜在的东西,就像下棋一样,要看三步,起码也要看两步,这样才能抛开现象看到字的精神和意境。
   二是要学古人用笔,这是方法论。方法也是辩证的。用笔如同行走,知道什么是齐步、正步、跑步,才能用各自的标准衡量走的好坏,迁就或越位就会不伦不类。实际上,如何用笔还是一个严肃性的问题。
   三是架构。架构是在模仿像的基础上的变化。我觉得,不论是碑还是帖,临写两三遍以后就应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改造它,而不是依赖它。必须拆散古人的架构,赋予新的元素,在像与非像之间奠定“我”的书风,即一定意义上的“脱胎换骨”。陈迹如何突破?古人有“虽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如果依赖传统,很难抵达书法的顶峰,这就是所谓的似乎已脱胎,但很难换骨。
   山西青年报:书风是一个书家的品牌,您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
   刘海生:当下,书法的速成已司空见惯,书风也各有表白。我认为,书风是书家修养的沉淀,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品牌效应的高低,取决于过程的灵活或呆板。总的来说,成就书法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遵循传统,一种是扬弃传统。
   遵循传统者虽学严谨,但由于墨守成规,往往很难跨越古人。扬弃则不然。因为扬弃的过程是辩证的过程,是学习和思考的统一。古人云:“北碑南帖莫偏标,拙媚相生品自超。一语尔曹须谨记,书如成俗虎成猫。”以我40多年的书法实践,临写碑帖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只有集大成者才能成大器。比如北碑粗狂,南帖细腻,汉、楚简的率意,狂草的洒脱,章草的简便,篆书的婉通,等等,都应认真去体会、感受一下,这是一个大门槛,如果要迈出这个门槛,就必须躬亲实践。只有经过诸多方面的历练,才能集大成,达到研之有样、弛之有度、行之有度、张之有衡、变之有法、狂之有道。才能自由地出入虎穴,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在不断变化中延续作品的生命力。
   山西青年报:您认为通过怎样的引导能让青年爱好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
   刘海生:选择学习书法是个长期“投资”而“回报”缓慢的工程。当看不到明显进步的时候,很容易灰心,灰心产生失望,失望产生失败。只有培养出浓厚的兴趣,兴趣派生出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自信,而自信能挖掘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巨大潜能,一旦这种潜能得到释放和发挥,惊人的奇迹就出来了。
   一个汉字,如同舞者,书者不仅要顾及外表整体之美和每一个节点的个性张扬,还要顾及其中精气神的搭配,使血、肉、精、骨动静有端,以至于骨力健壮,形式优美,神采奕奕,韵味无穷。学习书法,必须脚踏实地,香象渡河,不可蜻蜓点水。不仅要临立变创同步,还要不断给自己设计障碍,这样,才能游刃驾驭,在攀登中实现新跨越。
   学习书法,要具有洞察力,抽丝剥茧,掌握本质的东西;要具有创造力,在勤于思考、努力实践中积累能量,成就新生事物。要有综合改造力,即敢于打破旧框框的约束,在感悟和顿悟中推陈出新,丰富书法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