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11月14日

太原房价预计仍会保持平稳上涨

  本报记者 赵伟
   昨日,太原市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五年以来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太原作为二线省会城市,购房客户以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为主,五年期间成交面积呈稳步上涨的状态。
  成交面积顺势上涨
   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太原房地产住宅投资呈连续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 2601905万 元 上 升 到 2016年 的4955449万元,上涨 90.45%,增长了2353544万元。成交面积方面,2013年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新“国五条”、新“并九条”,楼市调控重拳加码,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出现小幅回调,下降41.8万平米,但太原作为二线省会城市仍刚需旺盛,二手住宅成交面积逆势上涨,增加27.67万平米。
   2014年、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凸显,调控政策由紧转松,中央放松限贷,太原正式取消限购,并多轮降准降息、降首付、减免税费,成交面积顺势上涨,两年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增加276.79万平米,二手住宅增加30.42万平米。2016年房地产工作重点由“楼市调控”转为“去库存”,在“降首付”“降契税”利好政策刺激下,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均出现大幅上扬。五年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增加576.14万平米,涨幅达182.1%,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增加199.09万平米,增长271.65%。
   分析显示,作为二线城市,太原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较大,首次置业需求和改善型需求成为支撑商品住宅市场的主要动力,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面积及成交面积对国家、地方出台的调控政策反应相对较小或滞后,五年期间成交面积呈稳步上涨的状态。
  品牌项目扎堆入市
   数据显示,五年以来大型房企陆续入驻太原。2015年以来,太原主体开发商为万科、恒大、绿地、华润、万达、保利、中海、首开、富力、碧桂园、融创、绿城、复地、星河湾等知名大型房企,省内小型开发企业占比极小。2015年上述知名房企商品房上市、销售面积分别占市场总量的39%、31.5%,2016年分别上升到47%、43.1%,今年上半年分别达到61%、49.1%。2013年以来,太原公开出让商品房开发用地总面积901公顷,90%均被上述知名大型房企取得。
   与此同时,太原积极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非法销售、恶意炒作、哄抬房价、不明码标价等8种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15种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自2013年以来,共制止了城中村小产权项目102个,国有土地上房地产开发项目142个,查封了非法销售项目43个,整顿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65家,拆除国有土地上各类违法建筑91万平方米、集体土地上违法建筑16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处罚金额2.1亿元,没收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的违法建设项目5个。
  预计房价平稳上涨
   随着今年以来,太原市积极收紧公积金政策,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进程,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平稳发展,积极向好的态势,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均出现稳步上扬。太原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住宅投资保持连续上涨态势,稳步增长1503457万元。受天气、过年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多为成交淡季,成交面积较低,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68.86万平米,二手住宅成交31.42万平米,二季度成交面积均出现明显上涨,分别成交211.64万平米、45.19万平米。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成交同比价格走向一致,均呈现一季度涨势平缓,二季度窄幅拉升态势。新建商品住宅1-6月份同比价格上涨3.6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上涨2.7个百分点。
   据分析,对太原而言,随着太原城市化进程提速,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及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教育、文化水平在全省的领先优势,省会效应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带来大量刚性需求;伴随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大力推行,形成了被征收人购房的刚性需求;在棚户区、城中村大量外来常住人口已形成了固定的住房需求。随着改造的深入,这部分需求将由原来人均面积小而转化为人均面积大的改善性需求并成倍增长。同时,伴随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二孩家庭对空间需求将会更大。而目前太原市房地产以满足刚改型住房需求为主,投资投机性行为较少,所以预计太原房价仍会保持平稳上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