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11月20日
太原工匠系列之

手工装裱机器无法替代的古老手艺

  本报记者王薇
   “身为太原市的非遗传承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张氏装裱’这门手艺教给更多的下一代,因为传承精神是不可少的,没了它,文化的根基就不稳固了。”第六代手工装裱的传人张建国感叹道。
   现如今,玩赏字画仍旧是一种时尚,装裱热也尚未减退,然而,在这个追求“短、频、快”的年代,手工装裱受到了机器装裱的冲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即便如此,它依然拥有保存时间长、不易被损坏等机器装裱代替不了的优点。
  1500年前已出现装裱技艺
   “没有装裱史就没有书画史,它们是相互伴随着的。在古代,书画家们逐渐发现宣纸容易卷曲,从而破坏作品的美感,便想出了保护它的办法,装裱就是这么来的。”张建国说。
   装裱是装饰书画类、碑帖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和裱面”,又称“装潢”、“装池”,它早在1500年前就出现了。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纸张的选择,以及古字画的除污、修补等,都有着详细的文字记载。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中记载:“潢”犹池也,外加缘则内为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传统的装裱要先将纸张覆于作品背面,再用绫、绢或纸镶边,最后用复背纸复背,等干透后装框。张建国的祖上从清代开始就从事这个行业,到现在已有200多年,最初是为了养家糊口。
   如今,装裱店在大街小巷并不鲜见,以机裱的店家居多。高温定型、化学胶膜粘压的方法固然效率高,时间一久,却会让纸张出现发脆、厚薄不均、拉力不够等问题。而纸张的吸水强度、厚薄、墨色的浓淡,都会关系到装裱材料的选用,装裱还能起到弥补纸张缺陷的作用。张建国为手工装裱的未来深感担忧,尽管它质量上乘,却只能“一年两件”。
  功夫慢、心思细才有好作品
   张建国的装裱手艺是跟着父亲张振杰学的。解放前,阎锡山府的书画都是张氏门店去装裱的;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书画名家也都是张振杰的常客。从14岁开始,每当张振杰工作的时候,张建国就坐在身边,边递工具边潜心学习,耳濡目染,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
   “我爷爷开过一家装裱店,名叫‘玉祥轩’,改革开放后,国家扶持个体经营户,我父亲就开了一家‘晋荣斋’,自上世纪80年代经营至今,经他们装裱揭裱的名贵书画与旧的古书、古字画不在少数。”张建国说。
   据张建国介绍,常用的装裱方式有宋裱、苏裱、京裱,宋裱简易大方,苏裱讲究较多,至于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张建国看来,装裱讲究的是柔、正、齐、净,手艺人只有功夫慢、心思细,装裱出的作品才会精道。
  父子俩4天装裱7米巨作
   少年时,认真观察父亲装裱,待到而立之年,张建国的手艺已基本娴熟,父子俩时常合作完成一项项工作。
   让张建国记忆深刻的是当年太原天龙大厦的壁画。1989年,大厦刚刚开业,几位画家联合画了一幅7米高的巨幅国画,需要装裱在大厦里面。这个活计难住了不少装裱公司,张建国父子却将它接下了,经过一番构思,他们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原理,将巨幅画作贴到三角形纸块里,仅用了4天便完成了装裱。
   同一年里,父子俩还装裱过《北齐墓壁画》。这一干就是三年,与他们共事的有位姓侯的工人,令张建国十分佩服。“当年,先是有人从晋南北齐墓那儿传过来无数拓片、照片,再由画师一张张临摹下来,我们最后进行装裱,侯师傅用了‘揭裱’法、水漂法、吸尘法等,其中的‘揭裱’已是几百年前的技法了。”
   如何弥补纸张的缺陷,张建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日子久了,人们总能在宣纸上摸出一道道纸纹,这时可以采用“指纹交错法”,即横向的纸纹竖向弥补,以增加纸张的拉力。
  定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和爷爷、父亲一样,年过六旬的张建国把大半辈子的精力都放在了装裱上,他沉浸其中,并把传承它当成了一种责任,他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传承场所,能够带上工具走入大学校园,引导青年学子走出书本,感受传统装裱的乐趣。2009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张建国抱着尝试的态度报了名,没想到这门家族手艺能成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传承手艺成了他的理想。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愿意跟着他学习,张建国都一视同仁,耐心指导。今年春天,张建国受邀成为一所监狱的特聘教师,只要有空,他就会前往那里,为服刑人员上两个小时的装裱课,让他们亲自实践。
   张建国说,古人没有手机、电脑,收藏字画便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现在有了手机电脑,需要字画的人依旧不少。他相信,热爱文化的人大有人在,只要勤于引导,善于教学,他这门传统手艺定能延续下去。
  主文图片由张建国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