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12月20日
寻找古村落

发鸠山下漳河源 房头村里留传奇

  本报记者连永宁
   出长治长子县城一路向西,便是石哲镇的房头村。村子不大,却很有一种神秘感,因为村子背靠发鸠山,山下是浊漳河的一个源头。漳河发源于太行山,上游有两大支流,北曰清漳河,南曰浊漳河,两河于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为漳河干流。浊漳河南源,发端于长子县发鸠山,据说这里是精卫填海的地方。浊漳河南源从这里流出,全长104公里,流经长治、壶关、屯留、潞城等县市,在襄垣甘村与西源汇合,流域面积3522平方公里,是长治市最大的河流。
  清澈泉水漳河源
      《山海经》中有“发鸠山”的记载,而发鸠山又是精卫鸟栖息之地。据说,这里也曾是炎帝的家,著名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就出自这里。发鸠山也因“精卫填海”的故事而闻名遐迩。
   远古时期,发鸠山周围是一片汪洋,全因山脚下的一股清泉。泉水日夜喷涌,水漫为患,女娃为了治水而献身,化为精卫鸟,仍然不忘治水的使命,每日里将山上的碎石树枝衔起,投入大水,恣肆的汪洋渐渐收敛,终于变为一条造福于人类的生命之河。
   房头村依山而建,越往里走地势越高。村中古旧的民居、路边斑驳的石墙,都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走进房头村,一眼看到的是一处破败不堪的古庙,庙的正面已全部坍塌。村民说,它叫灵湫庙,别看这是一座残破的古庙,它和精卫填海的故事密不可分。正殿上原本有木刻楹联一副,内容是:“女娃理水,南经北纬,汇集神泉出灵湫;漳源泻碧,西流东注,灌溉上党万顷田。”随着时光流逝,木刻已被岁月侵蚀,只有一些散落的构建,还隐约显现着昔日的繁华。
   既然这里是浊漳河的南源头,自然要找找水源。果然,出水口不远处有一口井,只见清澈的泉水从井底溢出。村里人说,现在的南源水就是从这口井里流出的,从未干枯。为保护这一水源,2008年11月,长治市水务局及长子县人民政府在这里重新建亭,立下“浊漳南源源头”碑,彰发鸠之无量,感南源以东流,灌上党之万顷,昭灵泉以千秋。一位姓王的村民对记者说:“俺们这个村子是长子县的长寿村,平均年龄都在八十岁以上。村里人祖祖辈辈喝的就是这南源源头之水,多少年来,没有听说村里有人得过不治之症。
  灵湫庙里漳水神
      《山海经》中记载“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张宇飞先生是长子县研究炎黄文化的专家,他介绍说,发鸠山上的庙宇多与“精卫鸟”有关,房头村的灵湫庙便是。灵湫庙背靠发鸠山,坐西面东,古称三圣公主庙,又曰泉神庙,当地百姓又叫娘娘庙。据碑载,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夏,天旱无雨,四方百姓齐聚发鸠山浊漳源头祈雨,没有几日竟有降雨。宋徽宗赵佶闻后龙颜大悦,欣然敕封山祠为“灵湫庙”,沿用至今。这灵湫神就是炎帝之女精卫,也被奉为漳水之神,庙中还供奉着“精卫”女娃的母亲和姐姐。
   张宇飞介绍,庙内原有三尊女神塑像,上世纪40年代被毁,目前的三尊像是人们后来塑的。三尊女神像神态相似,中间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之像,当地人尊称三奶奶,上首是女娃之母大奶奶之像,下首是女娃的姐姐二奶奶之像。人们说,庙里的三奶奶最灵。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庙会,附近的村民都会来庙里祈拜,渴求心中美好的愿望实现,当然不忘带些这里的南源之水。
  炎帝文化待传承
   灵湫庙里的古碑在上党地区庙宇中数量最多,从宋元一直到明清。上党地区庙宇众多,几乎座座村落都有一处或多处庙宇,但皇家赐封的庙宇非常少,明确记载由哪朝皇帝赐封的庙宇,更为罕见。
   在灵湫庙院子里,张宇飞先生指着一古碑介绍说,这是块功德碑,他们在研究时发现,碑文记载有一名乐户、四名妓女为庙宇捐款。这个记载不在功德碑的正面,而是在功德碑的左侧面左下方,也就是最末的位置,这大概是因为乐户和妓女当时的地位低下。修一个庙,最低等的乐户、妓女都来捐款,且刻字记载,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一心向善的人们,不论身份地位如何,都是值得传颂的,无限包容的情怀也彰显了“漳水之神”的气概。
   “精卫填海”是一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当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不畏艰难、努力奋斗治水的女娃,在发鸠山下“漳水出焉”的地方,依漳河水的流向,坐西向东修建了这座当时称为“泉神庙”的庙宇,炎帝小女儿女娃被奉为漳源女神。
   长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因尧王的大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今年11月28日,全国炎黄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在长子举行。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部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全国其他省份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共计13个省市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共赴盛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兴致勃勃来到房头村,参观了修建中的灵湫庙。专家们一致认为,精卫填海的传说故事家喻户晓,房头村灵湫庙及长子多地,都印证着炎帝活动的足迹,并构成了炎帝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长子县委、乡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挖掘、研究炎帝农耕文化方面卓有成效。目前,已投入大量资金修复灵湫庙,不久,这座虽已破损的古庙将重现往日的容颜。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连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