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3月13日
太原市杏花岭区第五中学化学教师武晓燕

改变学生眼中“坏化学”印象

  本报记者 刘丽红
   2014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武晓燕进入太原市杏花岭区第五中学,成为了一名化学教师。在最初的新鲜感和陌生感消退以后,她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这门学科。
   在大众的认知中,大家谈“化”色变,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等更是让人们对化学没有任何好印象。第一节课,当她问学生“你觉得化学是好是坏”这个问题时,学生齐刷刷地答道:“坏”,让武晓燕觉得自己身上责任巨大: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更要让他们爱上化学。
  寻找方法
   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呢?在每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武晓燕都会想清楚,学生在这节课中应该学会什么,也就是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班上的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也不尽如人意,于是,武晓燕专门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些内容如何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并应用。化学谜语、化学顺口溜、化学小视频,她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建立微信群,每天,学生总会在里面对于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辩论、互相学习;还建立奖惩制度,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实践创新
   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武晓燕还希望学生们能有探究精神。比如,学习二氧化碳时,学生自己能查阅资料,自制出了美味的汽水;利用武晓燕提供的方案,学生在实验室自制出了漂亮的硫酸铜晶体;蒸汽眼罩里的黑色粉末是什么?学生利用实验室中的试剂,探究出了蒸汽眼罩发热的原理……
   在武晓燕的影响下,她的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现象、物质,都想去问个为什么,还会尽量找到其中的化学原理。
  人文底蕴
   利用自己年龄和学生接近、有共同语言的优势,武晓燕不仅把学生当成学生,还当做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不仅教学习,也教给他们道理。在化学中,他们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最早进入青铜时代、最早发明炼铁的方法,有了浓浓的国家认同感;他们看到了中国现代的化学科学发展,屠呦呦的青蒿素造福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病人;他们看到了最前沿科技的发展,记忆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新型碳纳米管在超导领域的应用……
   2015年,参加工作只有一年多的武晓燕通过了杏花岭区的化学初赛,和一群太原市最优秀的化学教师们竞技。怎么办呢?她没有丰富的经验,但她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决心和毅力,她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认识到“碳”这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呢?她想到了铜火锅中使用的木炭。在这节课中,她将学生从冬天的西北风中带到暖暖的铜火锅旁,从吃铜火锅一氧化碳中毒的新闻到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最后,在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几个评委都说,学生再次看到铜火锅时,就会想起武晓燕的这节课,想起碳的化学性质,想起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