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3月26日

绛州鼓乐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

  “鼓法天,钟法地”,鼓在中国古代具有非常神圣且重要的意义。鼓往往用于报时、祭祀、仪仗或军事。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为沟通人神的“法器”;在乐用于演奏、节乐,为“群音之长”;在政治上是召集人众、公示政令、谏上警下的权力象征;在军旅战争中用来吓敌、传递命令、统一步伐、鼓舞士气;在集体劳动中,用于催动劳作、凝聚力量、渲染气氛;在狩猎中,用于吓兽围猎;在日常生活中,锣鼓则用于传递信息。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其内容泛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一般地讲,绛州鼓乐大致可分为赛社锣鼓和鼓吹锣鼓两类。赛社锣鼓,亦称闹年锣鼓或社火锣鼓,主要用于赛社和春节间的社火活动,含有清音锣鼓(以演奏套曲为主)和表演锣鼓(演奏中有舞蹈性表演),是绛州鼓乐的主要代表;鼓吹锣鼓,是指婚丧寿喜所用的伴奏性锣鼓和道士杂乐锣鼓。
   2002年,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录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绛州鼓乐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 绛州已有鼓乐
    山西是“鼓”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早在春秋时期,绛州一带就有了鼓乐。到隋末唐初,随着经济的繁荣,鼓乐进入了鼎盛时期。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大破刘武周,收复并州、汾州两地,为了庆祝胜利,当地百姓用民间锣鼓“擂大鼓”的形式奏出了《秦王破阵乐》。后来,这首民间鼓乐得到整理和发展,升为国乐。明清时期,绛州鼓乐进入第一个高潮期。至今,新绛民间还一直流传着“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儿绕得欢,八庄的锣鼓震破天。”“北行庄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庄的鼓儿敲得好”等谚语。可见,绛州鼓乐已经成为当时百姓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建国以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绛州鼓乐一直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手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它还积累了300余首曲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绛州鼓乐进入了最旺盛时期。其中的《秦王点兵》是绛州鼓乐的经典之作。
  三大鼓种 风格各异
    新绛县有三大自然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称著,这是绛州鼓乐在乡村的三大代表鼓种,都属于赛社锣鼓。赛社锣鼓中,花敲鼓和穿箱锣鼓最具特色。
   花敲鼓又称花庆鼓和花腔鼓。这是因为前辈艺人为取花敲(即花打)之意而取以此名。这类鼓乐的最大特点是所用乐器只有鼓、板和梆子三件乐器,不用锣、钹等铜制乐器。因此,花敲鼓俗称干鼓。花敲鼓是绛州鼓乐的代表作,所运用的乐器,属于革木系列,为锣鼓乐独有。据传,过去演奏花敲鼓时,身着剧装,都要穿靠扎旗,头戴面具,须垂胸前,横眉立目,狞狰可怖,是《方相舞》和《十二兽舞》的遗留,驱除疠疫,镇魔逐鬼。花敲鼓的乐器为28件,其中扁大鼓24面,拍板(俗称夹板)和梆子各2副。24面鼓分别代表24个节令,而夹板和梆子则分别代表牛、虎、狮、麒麟4兽,以取黄牛之忠、老虎之猛、狮子之威和麒麟之祥,意在庆贺往年风调雨顺,同时也祈盼来年吉祥如意。
   穿箱锣鼓因表演者身穿传统剧装,演绎完整故事情节而得名,从鼓乐队设“竹竿子”一角色看,似与宋元杂剧有一定的联系,并且也多是以历史和民间的传统故事为题材。穿箱锣鼓主要流行于新绛县鼓水流域的东八庄和西七庄一带。其中三泉村的穿箱锣鼓影响较大。“穿箱锣鼓”以场地锣鼓为主,行进中鼓段较为简单。场地演奏一般以大套为主,演奏时以大鼓与大钹为一声部群,小鼓与唐锣为一声部群,以锣为节。在锣鼓的演奏中,有的演奏者还要表演“跑锣”(舞蹈),其中甩动头上的野鸡翎“甩翎”,是颇需功夫的特技表演。
   车鼓又名“鼓车”,因鼓载于车上演奏得名,在峨眉岭一带特别盛行,尤以阳王、万安两个乡镇著称。车鼓过去一般用于迎神赛社,现在已经成为民间的一种吉祥乐和太平乐,凡闹社火必奏此乐。车鼓是由古代战车衍变而来的,具有一种披甲执戈和象征战阵的军威,奔跑起来如同战车飞奔,蹄踏声、铃铛声、车轮声、锣鼓声融会在一起,声震百里,动荡山谷。车鼓多为双打,将鼓心和鼓边交错起来进行花敲,不同凡响,别有风韵。
   绛州鼓乐以锣鼓乐著称,其乐曲部分是由多曲联缀而成的套曲,属“联曲体”,除了对奏、齐奏之外,偏重音色交替变化、节奏型的华彩变奏,整个乐曲有分有合,可以独立成曲,也能一曲多变;在演奏上以花敲干打为主要表现形式,伴以板、锣等乐器。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具有浓郁地方风味和艺术特色。
  创造性的继承 适应时代要求
   绛州鼓乐是以群体传承,口传身授,虽然近代一些乡村的锣鼓队已有口念谱或工尺谱,但是其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凭受传人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他们既是受传人,又是传徒人,这个由受传到传徒的全过程,便是一个新的约定俗成。当前,在新绛大地上依旧活跃着众多由当地民众组成的民间锣鼓队伍,其中,绛州鼓乐艺术团是传统艺术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典范。
   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是一支全部由农民组成的业余演出团体。1987年,新绛县四邻八乡的优秀鼓手们聚集在一起,在鼓乐团团长王秦安和艺术指导王宝灿的带领下,对传统民间乡村鼓乐和广场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排练,将已有五千年历史仅用于婚丧嫁娶、赛社火、搞庆典的广场艺术改编成能登大雅之堂的鼓乐艺术。建团以来,他们在演出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奏员,挖掘整理和编配创作了大量优秀曲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省内外的多次重大演出中,屡获首奖,历摘桂冠。
   后来,绛州鼓乐艺术团又开辟了新的发展天地,由新绛县乐手组建的上海东绛州鼓乐团成立。他们参加了中韩两国民间鼓乐交流会、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交流会、第2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多项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反响。不仅中国观众非常欣赏这种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许多外国朋友也赞不绝口。
   2018年,由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主办,孟中友谊中心、达卡大学孔子学院等单位承办的2018“欢乐春节”演出拉开帷幕。山西的绛都春鼓乐艺术团献上了精彩的鼓乐演出,气势磅礴的《黄河鼓韵》将观众带进雄伟的黄河壶口瀑布现场,英气逼人的《杨门女将》重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故事。
   一个古老的、传统的民间乐种,通过创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是创造性的继承,是最好的继承。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本报综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pplication/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