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3月28日
太原市杏花岭区建设北路小学综合实践教师马婧

让孩子们热爱写作

  本报记者 刘丽红
   一谈起教学方面的话题,马婧就有说不完的趣事,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当布置孩子们写作文时,一说到字数要求,那此起彼伏饱含痛苦的“啊……”声便会萦绕于她的耳际。“我看得出来,孩子们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写时也总抓不住细节,可作文又是考试的关键,这该如何是好?”思来想去,马婧总结出一点,要想让孩子们热爱写作,一定要“以大化小,改成小练笔”。
  周周有小练笔
   “小练笔”的素材多来自于课本。马婧以《秋思》一诗举例。她让孩子们围绕“欲作家书意万重”写写所联想到的情景。并启发孩子们展开想象: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写的?会有什么样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那封承载了他万千思绪的家书会一次写成吗?这中间会有怎样的波折?
   第二天,原计划15分钟的交流足足用了一节课。一个学生先读,其他孩子点评,马婧再点评,哪怕是有一个词、一句话写得好都要提出表扬。“他写得好的地方能不能也借用到你的文章中?”说罢,孩子们拿起笔完善着自己的内容。
   后来,孩子们的参与兴趣愈发高涨。就这样边读边评,边评边改,作文讲评不再是马婧的单打独斗,而是全班积极参与。看到这样的景象,马婧很欣慰,这一堂课时间花得值!不仅课本内容巩固了,还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此后,这样的课堂情景,这样的小练笔活动周周必有,孩子们再不为字数发愁了,好几个写不好作文的孩子也敢举手展示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那扇写作兴趣的大门在一点点打开。
  师生间充满信任
  学累了,马婧会主动带孩子们到操场上玩会儿,和他们一起跳大绳、踢毽子;复习累了,会提供几个复习选项,让孩子们决定这节课复习哪个。别看事儿不大,可是能安排老师的复习内容也是不错的体验;下课了,马婧偶尔会跟孩子们聊聊她上小学的事情,讲讲她的故事,看看她的作业本……就是在这样的点滴事情中,师生间的信任与感情逐步升温。
   自2012年第一次走上讲台后,马婧感触最深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秉性各异,有的已然灿烂盛开,有的仍就含苞未放。爱心、细心、耐心便是滋养他的土地,认真灌溉,陪他沐浴阳光,在该开花的时候让他自信从容绽放。
   小楠来自于单亲家庭,父亲疏于教育导致他从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有一次,马婧让他读一首关于战争的诗。他没预习,读得磕磕绊绊,但那浑厚的嗓音倒是极有味道。“老师觉得你的声音很适合读这首诗啊,你注意到了断句,读得很有感觉,要是再流畅一点效果应该更好。”那一刻,马婧看到了他眉宇间的喜悦,“认可”于他而言太珍贵了。过了一会儿,他竟又举起了手:“老师,我想再读一遍!”从被动叫起到主动举手,小小的改变就发生在这一瞬。
   后来,只要一遇到适合他朗读的课文,马婧都会请他来读,一步步建立信心。慢慢地,他的作业不再是老大难了,预习尤其认真,读起课文来也越发自信了。一学期下来,班里朗读示范,同学们都会推荐他。看到他的点滴进步,马婧真的很开心。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