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4月02日

一门学问 一种智慧

  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尊重,是为别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献给身边的人。
   一个人的品位主要表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的诗中说:“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欧州就会缺其一隅,这如同一座山峡,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这首诗告诉我们,谁也不可能离群索居,都要与人相处,在与人相处时,要想受到欢迎,就应真诚地关心别人、尊重别人。
   我们从小都受到过“孔融让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不能嘲笑讽刺残疾人这样的理论,有时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为什么年纪小就要吃小的梨呢?如果我也已经累了,为什么一定要让座?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
   其实真正的道理就是: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尊重还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一剂令人奋进的强心剂。它常常与真诚、谦虚、宽容、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嘲讽水火不容,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们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
   试问谁见过一个愤世嫉俗目中无人的狂小子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与众不同”来吸引大众好奇的目光罢了。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没有原则的廉价奉迎,更不是没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重要,并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也是一门学问。学会了尊重别人,就学会了尊重自己,也就学会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义。
   尊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懂得尊重,所以慈悲。尊重旁人与自己的相同之处不难,得遇知音的兴奋雀跃足够掩住“尊重”那平实些微的光芒。难的是尊重旁人与自己的相异之处,你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且污染环境,他却视其作一种调剂,他说人生要积极进取鲜活浓烈,而你只求安静恬然舒适一辈子。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从客观的角度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对方,并不苟求相同,而是正视相异。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参悟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态优雅举止从容,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支撑自己,也有足够的宽容去审视旁人,所以会为旁人所尊重。所以说,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都要具备的品质。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