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4月05日
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

清明 最该来寒食节发源地绵山

  本报记者 田璐
   又是一年清明到,许多人选择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外出踏青。提起清明节,人们往往会想到临近的寒食节。这就必须提到介休绵山。
   从太原南行126公里到晋中介休市,介休东南26公里就是绵山。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携母亲隐居此山,后被焚在山上,所以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纪念性节日——寒食节的发源地。
   绵山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道寺院、革命遗址于一山,可谓“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寺不古,无景不典”,是山西省1987年首批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绵山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寒食节由来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了两位颇有些影响的著名悲剧人物,一位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另一位则是晋国的君子介子推。由于这两个人,使得这两个地方在后人心目中成为神圣之所在,那就是淹死了屈原的湖南汩罗江和烧死过介子推及其母亲的晋中绵山。正是因为这两个人,从两千多年前始,华夏民族历史上就产生了两个最深入人心的纪念性节令——吃粽子的“端午节”和禁烟火吃冷饭的“寒食节”。
   这里要说的是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的绵山。此山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接,便是其作为寒食节的发源地。绵山最广为传颂的便是介子推在此被焚的故事。
   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返回晋国,成为晋文公。此时的介子推决心远离朝政,带着母亲隐居在介休绵山之中。
   晋文公得知此事后,便亲自到绵山寻找无果。无奈,他下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但奸臣故意陷害,导致火烧四面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和母亲相拥在一棵大柳树下,二人已被烧死。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只吃寒食,不许生火。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徒步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便折了一枝柳枝,编成帽圈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为老柳树赐名“清明柳”。
   后来,每逢介子推的祭日,人们除了禁烟火,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这也使得介休一带的面塑艺术发达。
   后人们到绵山寻幽探古,访贤求道,凭吊先哲,更使绵山道家的活动日益兴盛。2008年,绵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
  岩腹藏寺庙
   听过故事,就是看景。有人说,绵山“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这并不夸大。这里山光水色、文物胜迹、革命遗址集于一山,可以说是,步步有景,景景典型。
   绵山有20余座寺庙,2000余间殿宇。仅大罗宫道教建筑群面积即达30000平方米,为全国之最。佛教寺院也遍布方圆数十里的中岩、岩沟和岩上、岩下。悬空建筑和亭榭之多也是绵山的一大特色,总共不下30余处。
   在绵山众多寺庙里,有一处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的抱腹寺,因建在抱腹岩而得名,现在叫做云峰寺。
   抱腹岩分上下两层,抱200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再抱万余游人也不显拥挤。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为天下“绝无仅有”。主要景点有毗卢殿、玉皇阁、空王殿、五龙殿、迪公洞、鸾公洞、志超洞、五龙松、铁索岭、《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40余处。此外,抱腹寺内还保存有许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最让游人称绝的,便是抱腹岩顶壁的挂铃。所谓“挂铃”,就是人从空中进入岩洞内,将特制的金属铃挂到距洞底60米的岩洞顶壁。
   “挂铃”相传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唐贞观十四年陕西大旱,李世民向绵山空王佛祈雨,果然普降甘霖。为感谢活佛解民倒悬之恩,李世民率文武随从上绵山拜佛挂“铃”谢雨,以“铃”谐“灵”。
  足下哀号坡
   过了抱腹岩,从栖贤谷攀登十余级天梯,过一线天,经仙人石、超凡洞、壁上园、蝴蝶窝、龟象石,就到了哀号坡。
   传说,晋文公得知介子推被烧死,面对枯木青烟,触景伤情,命随从将一块烧剩的木头做成木屐,穿在脚上顿足哀号:“足下,足下!”随从等人也一片哀号,响彻林野。这里就成了哀号坡。而“足下”也成为了朋友的尊称。
   过了哀号坡,又经足下亭、思烟台、寒食诗碑就到了介公祠。介公祠内有介子推和母亲的塑像,偏殿墙上有介子推生平的精美壁画和历代名人题咏介子推的诗词。
   从介公祠出来就上了柏树岭,岭口有两株一大一小并生的柏树,人们说这是象征介子推与其母亲的“母子柏”。登上柏树岭,就到了介公墓。居高临下,放眼眺望,古代晋国山川尽收眼底。
  最美李姑岩
   绵山上有一处国内罕见的皇姑出家的游览胜地,即为李姑岩,也叫皇姑岩。这里保存有清代顺治十七年的介休梁钟豫 《修李姑岩记》载:“绵山之岩有名李姑岩者。”
   相传,贞观十五年,唐太宗的妹妹长昭公主随驾礼佛,至此结庐,焚修有年,卒登觉岸,显灵助人,后人在此塑其像祭祀。
   李姑岩位于龙脊岭西侧,是一处长达200余米,深20余米,高30余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庙殿分建为上下两层。依山筑阁,别具特色。其中庙殿有皇姑殿、释迦殿、关帝殿、都龙王殿、罗汉堂、三身佛殿等名胜。皇姑殿内九尊雕塑,全部是唐代遗物,十分珍贵。
   整个游览区坐落在原始林木的树荫之中,云垂烟接,披拂清芬,一派古色古香的气氛,是绵山旅游区的独特景观。因此,千百年来,三晋百姓中流传着在绵山“千游岩,万游岩,最美还是李姑岩”的说法。为了方便游客,开通了上下龙脊岭的观光缆车,使游人去李姑岩十分便捷安全。
  崖壁古栈道
   绵山中上层有许多以崖壁开凿的古栈道,仅中层就有天桥、兔桥、鹿桥等。
   天桥位于“一斗泉”与“朱家凹”之间,长200余米,上离山顶2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深不可测。如果游人是在多云天气来到绵山,漫步在这天桥上,会有一种平步青云的感觉。
   绵山的另一奇观是崖壁上的蜂房泉,又名圣乳泉、母奶头,是一处罕见的自然奇观,是中国绝无仅有的悬泉。在一处高百米多、宽约30米的绝壁上,长着数十对大小不一的石乳,石乳上长满碧绿的苔藓,每逢春夏,上面还会开出一些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石乳常年滴水,如珍珠断线。无论干旱雨涝,从不断流。据说,石乳500年才生出一对,而且都是双胞胎。
   这里还有堪称全国柏树之冠的秦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周长10米的黄帝陵古柏还粗壮。此外,还有形态各异的虎柏、龙柏、鹿柏、象柏等。
   除了上述奇观,绵山还有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龙头寺、大罗宫等游览区。
   放眼绵山,层峦叠嶂,流水淙淙。3~4月春到绵山,回归自然生态游;5~9份寻幽探奇,消夏避暑游;10~11月金秋红叶、层林尽染,绵山万紫千红,美不胜收;12~来年2月观冰峰,赏鲜花,绵山暖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