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4月18日
“136”兴医工程全面启动

我省提升医院水平目标“全国百强”

  本报记者 程锐 通讯员 郝东亮
   到2022年,力争有5个以上领军临床专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水准、进入全国前20名,10个左右领军临床专科全部达到全国先进、华北领先水平……4月17日,全省“136”兴医工程启动部署及培训会议召开。会上发布消息,我省将力争用3—5年时间,让一批医院领军专科得以脱颖而出,提升医院水平让2—3所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带动我省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136”兴医内涵
   为有效破解我省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不强的问题,省卫生计生委决定整合基础较好的临床专科进行重点建设,在全省医疗机构全面实施“136”兴医工程,推动医疗机构在临床、科研、装备、成果转化等方面能力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医疗水平整体提升。
   “136”兴医工程指一条主线、三项重点和六个基础项目,即: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医疗水平这一工作主线,全面推进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医学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三项重点建设,协同推进前沿医疗技术开发、医学装备保障、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医学协作、专病诊疗中心、产学研成果转化六个基础项目实施。围绕疑难危重病症诊断与治疗、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与引进、前沿医学技术引入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对标国内外顶尖水平,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兴医工程,带动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发展壮大。
   按照计划,到2022年,我省要力争有5个以上领军临床专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水准、进入全国前20名,10个左右领军临床专科全部达到全国先进、华北领先水平;1-2个医学实验室科研条件和能力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1-2个医学团队能够独立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学科带头人成为相关领域首席科学家;2-3所省级医院通过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2-3所高水平医院进入全国百强。
  领军临床专科
   针对省域“双高”(高发病率、高外转率)疾病和严重影响我省健康水平的疑难重症病种,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结合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专科排名、医疗运行评价指标排序、国家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获奖、国家及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等情况,遴选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专科特色优势明显、教学科研实力较强、专科带头人优秀、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且医院对专科建设投入明确的临床专科,给予专项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学科团队,建设10个左右领军临床专科,构建省域“领军医学体系”,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作为“136”兴医工程建设的基础,带动我省临床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重点医学实验室
   发挥医学实验室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的枢纽作用,依托领军临床专科建设,遴选科研实力较强、在本领域有代表性、具有较高水平科研队伍和良好科研实验条件、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医疗机构,按照创新发展、注重临床、加强转化、扩大推广的原则,建设15个左右省级重点医学实验室。坚持择优立项、稳定支持、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既支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更重视主动适应和对接卫生计生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夯实我省医学科技进步的研究基础。
  卓越医学团队
   紧扣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结合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在重点发展的医学领域培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推动高精尖稀缺人才引进制度化、常态化,吸引知名品牌医疗团队来晋办医,引进国内外专业医学人才、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建成10个左右(院士、长江学者、国医大师等)工作站、20个左右跨省协作学科联盟,引进15名左右国际、国内高层次临床专家。建立省域优秀人才整合机制,形成局部学科优势。以重大科研项目和临床高端技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引领,遴选、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端人才荟萃的卓越医学团队。
  开发前沿医疗技术
   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依托省内大型医疗机构,结合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启动引进开发先进诊疗技术绿色通道,引入一批有价值的前沿医疗技术,开展前沿项目联合攻关和区域推广,促进高新、高端医疗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速度加快。着重在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细胞治疗、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生物信息技术和医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全面引入,推动我省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保障医学装备
   结合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和前沿医疗技术开发,按照配置超前、功能先进、技术前沿、效益突出的原则,大力推动高端医学装备的临床应用。对引进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个性化定制器械与体外诊疗仪器、微创介入与植入器材以及国家“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相关的医学装备,开启特别通道,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省内大型医疗机构与国内、省内企业合作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推动高端医学装备发展。
  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面向重大临床需求,结合领军临床专科和重点医学实验室建设,在相关疾病领域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国内一流水平的生物样本库、信息库、动物实验室,为开展高水平医学科技攻关、大样本临床循证研究、新技术及新产品协同创新等提供基础支持和数据支撑。逐步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医学研究基础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生物样本、大数据等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和临床科研均质化。
  实施国际医学协作
   依托领军临床专科建设,以国际远程医疗网络为载体,建立国际医学协作中心,引进国外资本及先进技术、管理、人才资源,和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学科联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建成国际医疗服务平台。推进省域远程医疗网络建设,形成上接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并联省级医院、下接市县两级的服务体系,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全面引入JCI认证标准,提升国际品质与水准,向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的更高水平迈进。
  建设专病诊疗中心
   依托省内大型医疗机构,以名科、名家、名药、名术为服务核心,建设山西“名医堂”工作室,打造名医领衔的高水平医疗技术团队。依托领军临床专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MDT(多学科团队),建设省级专病诊疗中心,为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提供精准诊疗。启动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联合防治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我省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
  转化产学研成果
   促进医疗机构与卫生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的紧密融合,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发、临床研究等领域的屏障,围绕重大疾病防治需求,以科技创新、协同研发和临床应用为导向,推动医教研产一体化,搭建快速转化通道,带动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研发力度,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和现代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支持药物临床试验和生物样本检测分析机构建设,开展药物一致性评价,为山西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