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6月11日

山西工匠为唐代天台庵“疗伤”

  本报记者王丽娟
  穿梭时光的隧道,抚摸千年的遗迹,一个镜头拉开了山西古建筑的神秘。
   千余年来,天台庵这座古老建筑,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粗燥的木纹、陈旧的壁画、依然支撑的屋脊,似乎在孤单中诉说着沧桑与历史。
   4月18日,“2018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在北京揭晓,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王曲村的天台庵修缮保护工程荣获“2018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古建修缮的工匠们再次走进天台庵,查看“疗伤”后的“复原”情况。
  沉睡千年的文物
   1956年4月,由文化部和省文化局联合组织的文物普查试验工作队走进了天台庵,至此,这座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被世界关注。一千余年的文物展现在世人眼前。
   当时,普查试验的工作人员对天台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是一座重要的遗物。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仙洲曾说,此殿在建筑结构上,有些地方近似南禅寺正殿,在风格上具有不少早期建筑的特征,可能是一座晚唐建筑。
   而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所长柴泽俊也认为,弥陀殿“现存殿宇造型结构,由柱子到梁架、斗拱,几乎全部都呈现出明显的唐代特征,斗拱、梁架构为一体,简练有力,与中唐时期重建的五台南禅寺大殿相同,该殿为我国唐代小型佛殿中的佳作,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建筑之一。
   正因这次全国性的普查,1988年,天台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山西省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并列入十一五规划山西南部早期木构建筑保护工程项目。
  残损等级已达Ⅲ级
   在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的实会乡王曲村内。一座寺院,它的现址规模很小,坐落在村中的黄土台地之上,周边被农舍环绕包围。寺内现存建筑仅有弥陀殿一座,背北面南孤兀而立。一通唐代的石碑,立于殿前左侧,碑文漫漶,字迹难辨。
   因无其他史料可稽,弥陀殿的创建以及天台庵之前的原状已无从知晓。2011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天台庵进行了勘察,修缮方案启动后,2013年8月,山西省文物局又作出批复,2014年3月完成工程招投标,2014年4月18日工程正式开工。
   初见弥陀殿时,省古建所派出工程师曹钫、高级技师帅银川和负责修缮的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馆员贺大龙这样形容:“屋面瓦件缺失、破损,脊饰残缺、掰裂,脊部歪闪扭曲,相应的衔接部位脱节开裂。墙体有呈不同程度开裂、酥碱及松动。木构架向西歪闪,槫滚动、裂缝、断裂,大角梁断裂,木柱糟朽、劈裂,天台庵弥陀殿残损等级已达Ⅲ级。”
   面对这样的修复工程,开工前,省文物局白雪冰副处长陪同国家局专家组张之平教授、李永革高级工程师等专家考察时提出,弥陀殿维修工程应当充分考虑到它的特殊性,不要受工期的制约,应当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保护工程,考察原状和后代改制情况是重点研究方向。
  坚持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原则
      “在开工前,我们进行了二次勘察。”贺大龙说。
   在施工中制作了现状模型,根据同时、同地、同类原则,对现存结构的原状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镇国寺、碧云寺、原起寺大殿对比,弥陀殿翼角椽排列的这种做法介于唐宋之间。经过勘察发现,四槫栿背蜀柱两侧发现卯洞,这个应该是放置驼峰的卯洞,是属唐代特征。同时,勘察时还发现,既有株儒柱、驼峰又有叉手,与唐代结构形制不符。揭顶后,发现平槫和撩檐槫有对应的卯洞,撩檐槫头有椽椀痕迹。推测原状大角梁的结构是斜置。由于屋面保留了元代风格特征,与屋面瓦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经过勘察、研究和讨论,修缮组的工作人员制定了原位平移方式,屋面瓦件拆卸后,采取原物原位移动至地面平铺,保留原有锈斑,尽量使修缮后的屋面呈现原瓦原位,最大限度保存了屋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在技术上,运用了新的技术,将大殿进行了三维立体激光扫描工作,使用三维立体激光扫描仪对天台庵周边及建筑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对檩条、梁架、枋、柱、栱、门各个部位构件进行材质取样。对后檐柱头栱,西侧柱头构件进行了实物拓样。”曹钫介绍。
   施工时,帅银川坚持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原则,采取修整、挖补、粘接、加固、补强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结构和原构件,主材更换率几乎为0%,很好地保持了文物的原风貌。
   在修缮工程中,不仅对重点结构特别重视,对其他部位均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进行实施,使用可逆性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结合传统工艺对其残损构件进行加固。
   “本工程自始至终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真实性’‘最小干预’原则,是将研究贯穿于整个保护工程,既解决了文物建筑的安全隐患,又保存下更多的历史信息,我们的成功成为文物保护工程的一个好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贺大龙说。
  修缮是传承的手段
      作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物质载体,山西古建筑代表了中华文明历史建筑的精华。山西省古建筑数量和质量都是全国之首,是中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山西现存登记在册的各类古建筑达18418处,若论单体建筑,可能达30多万处,还有相当多的古建筑没有被登记在册,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
   在18418处登记的古建筑中,木结构建筑达9053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山西现存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120座,全国共有160座,山西占到了总量的75%;元代及其之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全国约计440座,山西有350座,占到全国的近80%。晋东南古上党地区,已知宋辽金以前的古建筑80座,占到全国半数。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犹如座座里程碑,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而古建筑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就是要让文化遗产承载的文明传播出去,让文物的保护利用和人文传承成为民族的自觉,让中华民族能够拥有更多的精神能量和更持久的文化自信。
  本版图片由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