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7月10日

民间艺人 社区“传艺”

  本报记者 高朋
   7月9日,太原市迎泽区察院后社区活动室里热闹极了,十多位小居民聚在一起,欣赏民间艺术家捏面人。看到腾云驾雾的孙悟空,耍大刀的关公,娃娃们激动不已,并自己动手创作。
   教孩子们捏面人的是民间艺术家王博。到了社区办公室,他拿出自己的作品一件展示起来。孩子们倾起脖子、瞪大眼睛认真欣赏着每一个作品,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眨眼误过王博的讲解。“哇,好漂亮啊,孙悟空的衣服这么多种颜色啊!”见孩子们如此喜欢,王博便随手拿起一块面团捏了起来。
   王博介绍,捏面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用白面、江米面再配上一些蜂蜜、食盐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捏造出各种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如今,捏面人的方法仍然不变,用几件简单的工具,就可以采用揉、捏、搓、滚、挑、压等手法,进行创作发挥。
   孩子们最喜欢的神话人物就是孙悟空。“把面团揉圆,搓成圆柱状,再捏头、脖子、身子……”王博示范时,孩子们也聚精会神地试着学做起来。
   经过半小时的捏制,孩子们的作品挨个完成。王博表示,学生学习捏面塑可以锻炼其手部肌肉和左右手协调能力,还能培养想象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塑还是老艺人谋生的一种小手艺,老艺人走街串巷,那时的孩子最爱用牙膏盒换小面人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