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7月31日

青春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科研

  改革开放初期,这片曾诞生“四大发明”等伟大科技成就的古老土地,焕发出新活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那一年,有很多个开始,中国科技再次起航。
   接下来的40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披荆斩棘,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电子科技、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取得巨大进步。“骑蛟龙”,探深海;“戴天眼”,观宇宙。国人为之振奋,为之骄傲。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山西科研步伐稳步推进,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正是因为有常晓明、窦银科、桑胜波等一批批砥砺奋进的科技工作者,促进我省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助力我国科研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科研硕果让山西更“智慧”
  本报记者 赵云云/文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980年代】
  购买原素材只能去北京
    常晓明是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常晓明被公派到日本攻读硕士学位。第一次出国,最大震撼就是科研条件上的差距及科研视野和水平上的差距。
   1989年回国后,常晓明在太原理工大学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就是计算机测控项目。“做这个项目需要购买大量原素材,那时只能去北京中关村购买。”常晓明说。
   20世纪80年代,从太原到北京坐火车需要10个小时,远远拉低了工作效率。
   “现在科技进步了,一个项目的研究时间缩短了五分之一。以前研制数据采集卡需要3个月时间,费用在几千元。现在买一个仅仅需要几十块钱,而且质量同比翻了几十倍。”常晓明说。
   为了帮助国家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6年来,常晓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际科研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003年,他自筹资金建立了“晓明研究室”,培养了200多名高级尖端人才。
   十几年来,常晓明精心打造着具有“晓明特色”的“严谨、认真、高质、高效”的研究室文化。其中“兴趣驱动,早期培养,注重过程,文化熏陶”的教育理念,凸显在富有活力的研究室文化中,体现着常晓明独树一帜的教学思想、育人观念及前瞻性极强的教育思考。
   翻开相关资料,常晓明介绍,随着我国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17年全社会研发支出1.76万亿元,比 2012年增长70.9%。科研成绩不断提升,2005年发表科技论文94万篇,2016年达165万篇,目前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
   见证了改革开放科研事业的飞速发展,常晓明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他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而教师是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无论外界给予他什么样的称谓,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
  【2000年代】
  在南北两极安装100余套装置
    窦银科,山西两极科考第一人,两次登上南极,一次登上北极,在拥有极寒、极夜、世界上最大的暴风雪、最危险的冰裂缝等世界之最的地方呆了600多天。
   采访中,窦银科透露,引黄工程让他与极地科研结缘。
   2001年冬天,引黄工程的北方明渠结冰,无法计算冰的厚度、冰下的水位及输入到太原的水流量。
   针对这一情况,在太原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窦银科,把课题定在了传感器的技术研究,希望能够自动化测量河冰厚度和河冰以下的水位。
   2003年,经过初步研制,传感器初见成效。同年10月,窦银科在参加全国第五次冰工程会议时,介绍了他研制的感应器。会场上,国家海洋局一位领导问他:“能不能测海冰的厚度?”窦银科当即表示:“我们可以研究一下。”
   2004年1月,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在太原汾河二库做实验。那年春节,窦银科一个人扛上仪器,徒步经过隧洞前往汾河二库,呼啸的火车迎面而过。但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三个月后,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带着这样的成绩,2004年6月,窦银科向国家海洋局申请参加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用他们最新的仪器去测量南极海冰厚度。
   转眼10多年过去了,窦银科在南北两极安装极地自动化监测装置100余套,为我国海洋局节省经费5000余万元。
  【2010年代】
  生命科研取得突破
    “科研工作是艰辛的,科研工作人员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2010年,桑胜波从德国伊尔梅瑙理工大学获得生物微机电专业博士学位后,带着“早日能报效祖国的初心”,在太原理工大学开始了微纳生物传感与体外智能生物组织再生研究。
   在理工大工作期间,桑胜波公开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项;英文专著1部,中文合著3部,为我省生命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工作期间,让桑胜波印象最深的就是与研究生一起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图纸。
   2010年,理工大建立“微纳系统研究中心”。建设初期,实验室里小到座椅板凳,大到一个项目的完成;从购买实验仪器,到一个个成果落地成型,团队老师和研究生都有投入和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研究成果被SCI期刊接受发表,桑胜波与研究生们“内心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看到一届又一届研究生在自己建设的实验室中毕业,继续深造或走向工作岗位,我内心无比自豪。”桑胜波说,“科研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接力,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才能做出更大成绩”。
   谈及未来研究领域会有怎样的突破,桑胜波略加思索,说道:“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将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控制进入智能化时代,可实现公众健康状况、疾病发生规律预警与控制。”
   2017年,山西3项科研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相信,在这些砥砺奋进的科研工作者带领下,在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接力下,展示山西智慧,形成山西实力,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