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8月06日

让文化遗产体验线路登上电子地图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召开 大学生现场呼吁多领域合作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海南海口召开。大会公布了“2018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和“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暑期实践团队代表,在论坛现场向在座的专家老师和全国的大学生群体发出倡议,推动新闻传播、地理、文博考古、规划设计、遥感、测绘等专业的融合合作,早日让多年实践积累的文化遗产价值体验线路,出现在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子地图上。
  向文化领域融合渗透
   科技大会的特点是论坛林立,“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也不例外,而且分论坛的数量和论题领域,都创了纪录。
   无论是高端论坛、专题论坛还是成果技术展览,多涉及综合交通、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乡村振兴、公共安全……但是,此次论坛增加的两个文化论坛则格外引人瞩目:“用地图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分论坛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分论坛。
   与此同时,两个与文化相关的成果获得了“2018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是“基于‘一张图’的历史建筑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古城遗址保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
   实际上,地理信息产业积极谋求在文化相关领域的多元发展和转型升级,地理信息技术主动寻求在文化领域的用武之地,这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新态势,并且开始出现成效: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每周一图”地图便民服务活动,借用专题地图传授地理知识、传扬城市文化;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利用《北京人文地理》杂志展示地方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资料,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在遗产保护中……这些都是地理信息在文化领域开花结果的生动实例。
   那为什么文化领域的应用却常常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状况呢?因为在地理信息技术和文化领域结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由于行业知识不对应、难融合而产生的难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专题论坛吸引了许多人。在一个科技论坛上,令人惊奇的景象是:发言的专家学者更多描述的是 “大运河文化带的时空”“唐诗中的大运河”“大运河遗产小道怎么走”。
  成为“数字中国”的基石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题目是《带动社会力量,规划电子地图文化遗产体验网络的可行性方法》。项目团队的代表在论坛上陈述了他们遇到的困难——由于相关地理信息技术 “太技术化了”,而且主要面向政府、企业等专业用户;现场实践者和体验受众始终无法在电子地图上规划出体验路线及其延伸产品。基于此困境,他们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富有创造力、活力和公益热情的全国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和大运河价值体验相关的新闻传播、地理、历史、遥感、测绘等专业的同学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体验项目的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体验网络早日在电子地图上实现。”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体验产品出现在电子地图产品上,形成能够产生长尾效应的文化层,将是另一个地理信息技术适配文化领域的新问题。但是,此次大会令人鼓舞的感受是: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激发社会力量,开始从另一个方向推动“技术+应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使得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令人信服地成为了“数字中国”的基石。
   “地图和地理信息可视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 “第二语言”,在大数据爆发时代尤为重要。由首都师范大学王涛副教授领导的技术团队,完成了“多源时空数据快速可视化关键技术与地学应用”项目,较好地解决了系列关键技术,在国内外的地质、城市管理、海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项目获得了2018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遥感卫星技术和实现产业应用,武汉大学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利用世界领先的夜间遥感记录优势,分析叙利亚战场局势及其变化,研究成果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大量引用。
  据人民网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