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9月13日
一百五十件组文物两座大型墓葬复原场景十余套文物保护设施设备演示

山西首办大规模文保专题展

  本报记者 李芸红
    9月13日,“古韵新生——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一层开展。此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博物院承办,全省19家文博单位共同协办,这是山西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文物保护专题展览。届时,观众可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如何修复和保护文物。
  展示文保成果
   本次展览,展出约一百五十件组文物,两座大型墓葬复原场景,十余套文物保护设施设备演示及大量的文案、图片、表格。整个展厅分为“守望文明”“妙手神工”“未雨绸缪”“晋韵文华”四大部分,分别从全省的文物保护工作、发掘与保护、预防性保护、文物利用四个方面进行展示,讲述了近年来文物大省山西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北齐水泉梁壁画墓、晋城金代砖雕墓首次在山西公开展出,以及对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漆木器保护,均为近年来山西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突破性成果。
   另外,此次展览揭秘了山西文物保护工作者针对纺织品、漆木器、陶瓷、壁画等多种材质的文物,开展针对性修复保护、最终化腐朽为神奇的保护成果。
  揭秘文保工作
   对于公众而言,文物保护,一直是博物馆业务工作中相对神秘的岗位。
   目前,我省共有山西博物院、山西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冈石窟研究院8家国有单位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专业人员近200人,为全省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科学保护是文物利用的基础,是文物“活”起来的保障。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秉承工匠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让“古韵”重获“新生”。多学科合作,使得文物寿命得以延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印记更加清晰。
   本次展览希望为公众揭开文物保护的神秘面纱,推动文物保护的科学普及,增强自觉传承优秀华夏文明的社会意识。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至12月16日,观众凭身份证可免费观展。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胡远嘉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