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0月11日

召集领头雁探索振兴路

  “现在想想,当年扎根农村创业的路走对了,我们年轻人在农村成长,更应该带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啊!”7年前,安徽省霍邱县创业青年马国勇返乡养殖麻黄鸡。那时候,他的家底只有一栋简陋的小厂房。经过几年发展,当年的创业小伙儿已成长为当地一家企业的董事长,他的企业已发展为集麻黄鸡种鸡养殖、加工、种苗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畜牧养殖企业。
   团组织如何凝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六安团市委多次召开会议,寻求整合各方资源,找准团组织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农委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计划的意见》(下称 《意见》),并在团市委成立乡村振兴办公室,立足市情农情,充分发挥团的工作特点和优势,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增技能 创事业
   毕业以后,马国勇回到家乡霍邱县石店镇养起麻黄鸡。在他看来,父辈们的养鸡模式很传统,经济效益不高。
   刚开始,马国勇满怀信心养了200只麻黄鸡,但只养了一个月,鸡就生病了。马国勇四处请教养鸡技术,两个月以后,他又养了2000只麻黄鸡,这一批鸡养殖成功,周围几个村的老百姓都挎着筐子上门排队买鸡。
   第二年,马国勇投资建了第一栋标准化产房,并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将规模慢慢扩大。
   2013年初,一场禽流感导致马国勇养殖的成鸡销售不掉,员工也走了不少。马国勇接连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年轻人应该有创新的锐气和勇气。”在霍邱团县委、县农委、县科协等单位的帮助下,马国勇熬过了难关。近年来,他的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签订了产学研协议,申报国家专利20项,授权4项。
   2015年开始,马国勇还为周围18个乡镇的养殖户免费发放鸡苗、提供养殖技术,共扶持有养殖条件的贫困户1200多户。
   近年来,六安团市委持续举办“创青春”六安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创高峰会等活动,拓宽乡村创业青年视野,大力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
   今年7月,第八届“创青春”安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六安市“青创高峰会”返乡青年专场分享会在六安举行,团市委鼓励青年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项目,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园和示范村,引导、鼓励青年返乡创业。
  聚力量 兴乡村
   近日,在位于孙岗镇的一家服饰工厂里,工人们正认真低头操作缝纫机,做着手工,工人们做出的服装畅销欧美等地区。
   “工厂兴建于2011年5月,以前面临招工难问题,现在很多乡亲们主动要求来厂里上班,目前有技术熟练员工400余人,还有不少贫困户在这儿打工。”据该公司负责人许哲和介绍,公司发展壮大以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吸收30多户贫困户前来做工。
   “贫困户成员在我们这儿从事包装、保洁、手工等工作,一个月能收入2500元左右,他们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家里。”许哲和说。
   “龙虾上市了,就开始种水稻,把水塘利用好,资源不浪费。”在孙岗镇黄堰村,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开定定期要给乡亲们介绍稻虾共养的经验和技术。
   汪开定之前在北京工作,2014年返乡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稻田龙虾规模化种养殖。“起初乡亲们觉得这种模式不可思议,我主动吸纳周边农户和贫困户加入,带着他们一起干。”汪开定说。
   目前,该合作社已有1000多亩的养殖规模,带动村里13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周边很多年轻人都将汪开定当成创业路上的“偶像”,隔三差五就来学习经验,再回去带动乡亲们一起赚钱。
   今年,六安团市委持续推进“青春扶贫1+2”行动,定期举办乡村振兴青年学院菁英训练营,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智库。金寨团县委和霍山团县委也积极行动,引导广大青年社会组织深入农村,助力脱贫攻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主线,我们立足市情,整合各方资源,凝聚青年力量,坚持突出重点,不求大求全,务求精求实。”六安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团市委将深化共青团改革,指导乡村两级团组织按期换届,配齐配强乡村两级团干部队伍,从而创新团的组织设置,扩大团的有效覆盖,让乡村团组织活起来、强起来,更好地发挥团员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 “领头雁”和“生力军”作用。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