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1月14日
关注青少年普法

坑蒙拐骗:青少年难以幸免

  “尊敬的用户,×集团的营业额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特举办手机号码幸运抽奖活动,您的手机获得了一等奖,奖金为两万元,领奖事宜请速与陈小姐联系。电话是13……”,面对这样的短信,一些思想比较单纯的青少年往往会上当。
   山东某大学的一名同学刚买手机不久,就收到一条不明来源的短信,内容大概是:通信公司举行发短信赠话费活动,把这条短信发给10位朋友,将获赠话费90元。在果真发送了10条短信后,这名同学不仅没有得到许诺的90元话费,还白白搭进了自己的钱。吉林大学一名姓陈同学说:“有一次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说他是我的朋友,在用别人的手机给我发短信,让我往一个号上打电话,收听他对我的祝福,可我打过去之后,只是一个广告,真气人!”
   而除了这些将成人与青少年“一网打尽”的骗人短信之外,在贪欲的驱使下,一些人更是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行骗。今年期末考试前,兰州市的一些中学生之间就流行发所谓的“幸运短信”,内容大概是:“这里有6朵花,分别代表友谊、健康、学业……将它们发给6个人,你所有美好的愿望就能实现;如果不发,考试成绩倒数前5名绝对有你。”为了让自己安心,学生们便开始转发短信。一位家长气愤地说:“一个学生将短信发给6人,如果这6人又同样照办,继续往下发,收到的人再转发……几个回合下来,一条短信就会被发上百遍,这些人为了赚钱,居然拿迷信的东西来毒害孩子!”
   在济南市一所重点高中教政治的虞老师对记者说,现在手机短信从黄色的到迷信的,从卖枪卖刀的到骗人中奖的,这些成人时常会遇到的 “牛皮癣”已经完全进入了青少年的视野。这些东西丝毫不亚于传统媒体不良信息的恶劣影响,而且更频繁,更隐蔽,后果更加难以预料。从德育的角度,虞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不良短信的挑战。他说,比如老师教学生要诚信,可是因为经常接触一些骗人的短信,学生就会对这一做人准则提出质疑;老师教学生要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可是在迷信短信的影响下,学生难免就会将成败与命运联系起来。这些,都给培养孩子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工作造成了困难。据他介绍,现在一些短信还直接对英雄人物的精神价值进行恶意解构。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分析雷锋精神的现代意义,有一位学生举手反对,接着就当堂拿出手机,读了好几条短信,内容都是对雷锋以及雷锋精神的调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黄启平博士认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看来,不良书籍、不良音像制品、不良电视节目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现在可以说手机短信已经开始 “篡位”。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理,不良短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积极生活态度的建立,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不良影响。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