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2月26日

破解共青团“四缺”晋中出招

  本报记者 张云鹏
   晋中地处山西中段,是晋商故里的发祥地。秉承晋商文化传统,晋中团市委紧紧抓住这一特色,积极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山西省委和团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部署要求,主动承接团省委“破解基层 ‘四缺’问题”改革示范点建设工作。近日,为了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和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团市委建设了“团干部+社工+志愿者”队伍,并且多元化保障团组织资金经费难题,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资源,不断拓展共青团服务场所。团市委多措并举推动解决“四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服务青年破人员难题
   为了主动联系、引导和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和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晋中团市委建设“团干部+社工+志愿者”队伍,确保基层团组织有人干事、有人负责。
   此外,团市委指导成立了全国首家青年农民联合会和晋中市爱邦青少年关护中心等社会组织,重点打造“山西晋中高校新区大学生志愿者联盟”,吸收大学生公益志愿团体137个社团,直接联系青年大学生志愿者4.7万名,形成了晋中地域内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的校校联动、校地结合常态化。
   截至今年10月底,组织志愿活动1000余次,选派志愿者10万人次,志愿服务计时约40万小时。
   在榆次潇河湾社区,团市委还把工会、妇联、团组织合作建立了“群团工作室”;和顺县将民政局 “留守儿童之家”、卫计委“爱心驿站”、团县委“七彩小屋”进行整合。同时,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购买方式、标准规范、监管机制、绩效评价和保障措施等,指导联系社会组织承接了市卫计委“集青年之力,创零艾未来”和晋中市关爱贫困女孩暨留守儿童志愿行动等涉及青少年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这些举措接长了共青团工作的“手臂”,解决了基层团组织人员不足和经费缺乏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服务青少年的水平。
   团市委还多次与市县党政部门就改革工作进行请示汇报和沟通协商,得到了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晋中市委印发了《共青团晋中市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还多次组织召开共青团改革推进会,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青年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县乡三级工会、团委、妇联挂(兼)职副主席(副书记)选配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级团组织挂(兼)职干部选配的指导思想、名额分配、资格条件、选配程序和工作要求。同时,团市委积极推动8个县(市、区)以党委办公室名义印发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有力推动了基层团组织 “缺编制”问题的解决。
  多元化破经费难题
  2018年,11个县(市、区)财政为团委配套工作经费平均达到4万元,榆次区和太谷县还为每个乡镇团委配套工作经费1万元。
   托底保低,合理保障。晋中市建立共青团及青少年工作财政保障和经费的合理增长机制,将共青团及青少年工作经费、事业发展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把团工作经费纳入预算。此举加大了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团工作经费保障力度,还建立了乡级团工作经费县级团委代管制度。
   不仅如此,团市委加大了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了“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青联、希望工程、志愿者、新媒体、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团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青年创业培训、“青年之家”建设、“网上共青团”建设、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事业专项经费,并逐年适度增长。
  线上线下破场所难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共青团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团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特别是要着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为此,团市委整合社会资源,线上线下联建一批网络阵地,从而破解场所难题。
   线上,团市委打造指尖上的共青团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 “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建立直接联系、服务青年,有效动员基层团组织的一体化网上工作平台;依托身边的共青团筹措资源,自建一批示范阵地;依托党政和群团,共建一批社区阵地。
   线下,晋中各级团组织不断拓展共青团服务场所,建立了“中学生团干工作室”和“晋中市少先队工作室”。在书院、曲艺茶馆、社区图书馆等青年聚集的场所建立了73家“青年之家”;在太原师范学院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还将部分街道、社区的党团阵地进行资源整合,建成共同学习、同步发展的青年活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