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2月28日

五年付出他让“刺儿头”小区成模范

  本报记者 陈晓凌
   张敏是太原兴龙苑小区业委会主任,五年来冲在创城第一线,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做社区居民的知心人。一心为居民服务,将一个让人头疼难管的小区打造成模范小区。
  自掏腰包修管道
   2013年,在万柏林街道办事处与和平苑社区组织居民召开居民大会上,张敏高票当选了业委会主任。
   但由于之前的物业公司不负责,任兴龙苑小区存在诸多问题而不处理,令张敏这个业委会主任也很头疼,如小区锅炉供暖问题,暖气管道经常破损,热力不稳,即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小区还没有供气管道,家家户户做饭都用煤气罐,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另外小区环境及安全方面也有问题,卫生脏乱差,居民生活安全没保障。
   为此,小居居民经常上访就成了家常便饭,没有正确的途径,上访严重时还会出现“群众围堵马路”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这种情况下,张敏同志自掏腰包,找施工队为大家修理了管道。
  创新管理新模式
   而自从兴龙苑业主委员会成立,在张敏的带领下小区业委便开启了自我管理的新模式。由业委会自行收取物业费,自行管理。业委会根据兴龙苑小区居民的家庭状况,提出由家庭困难、待业且身体健康的居民,组成环卫队,负责小区的环境卫生。此举不仅缓解了小区困难家庭的生活压力,而且提高了其家庭收入,更增强了邻里互助,增加了居民凝聚力。
   在张敏同志的带领下,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密切联系,有问题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拉近了居民与社区、与街道办事处、与政府的联系。努力将兴龙苑打造成管理模式佳、软硬件设施全、环境卫生好、人文环境优的模范小区。使居民商讨问题找到了组织,解决问题找到了正确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增强了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参与度。
  凝聚人心修大门
   五年来,张敏在日常工作中,无私奉献,感动并影响着社区的居民,使他在日后的工作中有了更大的号召力,在2018年修建兴龙苑大门时,因为没有物业管理,只能自己自掏腰包,虽然兴龙苑不大,但是想要集齐资金也是很困难,但在张敏的号召下很快集资修建好了汽车进入的自动大门。
   这些年来,张敏心系群众,把自己所有的精神全部投入进去,不论自己的时间还是金钱,只要是能为这个小区的建设,自身环境和居民群众有好处的事情,都是不辞辛苦,主动冲在前面,。
   张敏虽不是党员但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业委会工作任重道远,随着兴龙苑小区各项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拥护政策拥护政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给和平苑社区辖区范围内的其他小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形成良性循环,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