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4月14日

双林寺:东方彩塑艺术殿堂

  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6公里的桥头村,初名中都寺,因平遥县古时曾为“中都”城而得名。建寺年代没有确切记载。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姑姑之碑》记载:“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1400多个春秋。后毁于兵火,宋时修葺一新,并取佛经上“佛陀双林入灭”之说,更名为“双林寺”。之后曾进行过多次葺补,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为明代。1988年,双林寺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分别是前院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堂等,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释迦殿是本寺的主殿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栏额普拍枋出头,檐下无斗拱。明间置门,屋顶悬山式,满布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座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
   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侧脚”“生起”较明显,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
   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殿内塑像、壁画制作年代较晚,艺术水平一般。
   双林寺是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画,都是稀世珍宝。尤其是寺内大小10座殿宇的塑像,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共计2052尊,完好者1500余尊,大都属明代作品,为我国彩塑的精华,它们继承了我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被专家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能够完好保存至今,实乃艺术史一大幸事。
   本报记者 任小芳 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