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4月21日

大三学生发挥专长宣传感人故事

  左智越,共青团员,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学校担任扬州大学新闻社分站副站长、大学生媒体服务中心副主任。曾在江苏、山西等省市级多家主流媒体发表作品30余篇。荣获扬州大学运动会优秀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
  
  本报记者 郭丽菲
  
   左智越是扬州大学大三学生,他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报名成为抗“疫”志愿者后,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宣传报道工作中。
  宣传先进激励他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单位、社区涌现了一批甘于奉献、时刻冲在第一线的“防疫小能手”。而左智越负责的工作就是发掘他们当中的感人事迹并将其撰写成新闻报道。
   全区三百余名青年志愿者、数十位各街道团委工作人员,都是潜在的采访对象。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左智越只能加倍留意他们发送的信息与个人动态,将资料详细整理。万柏林团区委会议室的办公桌就是青年志愿者防疫宣传工作的“战场”,这里摆放着采访资料、笔记本等。
   “每一次采访,我都会提前将需要问的问题整理在笔记本上,并对采访过程录音。另外,我也会将他们回答的重点记录在本上。”只有做到“三重保险”,左智越才会放心,“其实宣传报道是很重要的工作。在弘扬正能量、宣传先进人物事迹的同时,可以激励更多人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在宣传工作中,带给左智越感动的人有很多很多。为了防疫工作,一再推迟婚期的街道团委书记王淼;无私奉献,通过手语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助的青年志愿者高佳宇;不辞辛劳,把支援武汉医生的家属当作亲人的刘艳芳……左智越说:“我只是将这些带给我感动的人和事写下来,希望他们带给更多人感动。”
  
  志愿服务“双线作战”
  
   “我还年轻,很多稿子可以在夜里完成。白天的时间,我想充分利用起来,多做一些事情。”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左智越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到万柏林街道兴汾苑社区防疫一线,为防疫工作“添砖加瓦”。
   在社区卡口执勤、检查流动人员的通行证;为楼道消杀毒;向居民科普防疫知识;为老党员、社区重点帮扶对象分发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用品;为老年人免费送菜、送药……左智越一丝不苟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兴汾苑社区有一户“特殊居民”,他们是国外来华务工人员,租住在小区内。疫情期间,社区需要详细登记、核对租户的个人信息与出入境情况。语言不通成了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挑战。此时,左智越主动请缨,将这户“特殊居民”的信息收集工作揽在了自己肩上。
   因为工作原因,这户居民工作时间并不在小区内。晚上9点,左智越敲开了这户居民的门。靠着平日里在学校学的英文知识,左智越不太熟练地询问着他们从哪里来、疫情期间去过哪里等基本问题。详细登记、核对后,左智越向他们赠送了医用口罩等医疗用品并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相关防疫政策。“TheChinesearemyfriends.”老外一家热情抱拳,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感谢。
  
  互助协作共同进步
  
   “我觉得这个视频中手语者团队出场的时候,应该加一些特效。”在万柏林团区委会议室内,左智越同宣传报道团队的小伙伴热烈地讨论着防疫视频的制作问题。
   万柏林团区委宣传报道志愿者团队由八名青年志愿者构成。他们有已经参加工作的 “大哥哥大姐姐”,也有在学校读书的“小可爱”。成员们交流着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语言问题上,左智越从专业角度出发,向志愿者讲解文字的魅力。而其他志愿者也分享了自己对拍摄、视频后期制作、公众号编辑等相关专业知识。在这样良好的团队氛围中,左智越顺利完成了采访宣传报道工作。
   在志愿服务之余,左智越还积极献血助抗“疫”。在他的带动下,志愿团队的成员争做“热血英雄”。在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中,他们制作并签署了“学雷锋公约”,将志愿服务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我们从来没有生来勇敢、天赋过人,只是面对人山人海多了一点诚恳。”左智越说,他会把志愿服务延续下去,把宣传报道坚持下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组arr中 {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