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5月07日
3000余名求职者被骗近500万元

警惕新型网络招工诈骗

  近日,浙江宁波的孙艳(化名)接到来自江苏淮安警方的电话时 “心头一惊”,以为遇到电信诈骗。在通话中,淮安警方工作人员详细核对了孙艳的个人信息,并告诉她,此前她参加的网络求职“是一个骗局”。
   “‘网络招工’诈骗主要是利用了当前疫情期间工作难找,求职者急于挣钱的心理、居家全职的状态。”办案的李警官介绍,招聘方会向求职者布置任务,初期任务简单,很容易完成,但后期任务难度大幅提升,一般人无法完成,而招聘方以此为由拒退代理费。由于损失金额不大、欺骗性较强,很多受害人往往选择自认倒霉。
   孙艳的遭遇并非个案。日前,淮安警方奔袭河北、河南、山东、广东等地20余个城市,摧毁这一新型网络招工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团伙骨干成员60余人。据警方查证,该团伙先后诈骗3000余人,案值近500万元。
   疫情期间孙艳在家带娃,通过淘宝网为孩子购买儿童手工制品时,时常收到类似的网络招工信息:“简易的手工活外包、工作时间灵活不受限、工资在货物回收后立马结算……”
   据办案的李警官介绍,犯罪嫌疑人打着“招工”的幌子,将受害人集中在禁言的群聊之中,通过线上直播培训、公示榜单“激励”,行诈骗之实,让这份看似“凭本事吃饭”的工作,成了诱人的陷阱。
   “那段时间在家隔离,没工作、没收入,本以为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没想到还被骗子骗钱,真是太可恨了!”2月28日,受害人范女士向淮安清江浦警方报警称,自己通过某社交平台看到一则手工活招工信息,按要求线上缴纳696元代理费后,接到了十字绣、串珠子等简单的手工任务。
   “从单个案例来看,这不是复杂骗局。主要利用当前疫情期间工作难找,受害人急于挣钱的心理实施诈骗。但随着对案件深入挖掘,才发现其具有传销式运作特点,有的受害人竟然变成了犯罪嫌疑人。”专案组组长、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副局长陈雪松说。
   办案民警提醒,网络求职者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的专业网站,如果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要求缴纳代理费、培训费、保证金等条件的招聘广告,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汇款,一旦遇到诈骗,要记得保存证据,及时报警。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