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5月08日

品古诗词中“国花”如何争艳

  我国花之争由来已久。有网友表示“震惊”,诧异“牡丹竟然不是国花”;也有网友力荐梅花,认为“梅花最好,傲雪凌霜”;还有独爱莲花的网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时间,“华山论剑”之“群芳争艳”风起云涌,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古往今来,咏花之人不计其数。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人先以拟人的手法将三种花的自然美赋予人性,又通过对比、烘托直抒胸臆,阐明自己的立场,刘禹锡对牡丹是“真爱”无疑了。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这首小诗就极具代表性。诗人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赞美了它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诗人以梅喻人,赞美那些像梅花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与品格的人。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用语淡雅朴素,前两句写赏菊的场景,为渲染爱菊的氛围作铺垫;第三句过渡,笔锋陡转吟出生花妙句“此花开尽更无花”,拓展了诗的境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也是国花之争的有力角逐者。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一句“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将杜鹃浓、艳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除了梅,兰和菊也位列“四君子”之中,兰花色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象征高洁典雅;菊花更是为历代诗人所偏爱,他们常爱以菊花比拟自己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兰和菊也是不少网友心中的国花。
   此篇着眼于审美对象与审美感受的特异之点,其他一概略去不写,实是别出机杼。诗中明以美人喻兰,暗以兰喻隐君子,颇见匠心。清代纪昀《纪评苏诗》中说:常意,而写来深远。

om/static/js/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