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5月15日
晋城大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张晓乾

抗疫40多天成功实现“四零”目标

  张晓乾,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晋城大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晋城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
  
  本报记者 程锐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作为晋城大医院内分泌科一名主治医师,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张晓乾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1月底,他被抽调到晋城大医院发热门诊,2月9日,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
   40多天的抗疫历程,张晓乾和战友们转战两家方舱医院,在各种考验下,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实现了“四零”目标。优秀的工作态度,同样得到了政府、单位、社会各界的关心、慰问和帮助。
  
  身负重托援武汉
  
    2月9日凌晨两点手机铃声响起:“去不去武汉?”张晓乾立刻睡意全无:“去!”“需不需要跟家里商量一下?”“不需要。”“好,今早出发!”医院医务部科长张劼电话那头说道。
   挂掉电话,睡意全无的他,心里开始打起鼓来,虽然家人对他一向支持,但这次毕竟不同。所幸的是,爱人和父母得知消息后虽有万般担心和不舍,还是给予他一如既往的鼓励:“家里不用你操心,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回来。”
   2月9日早上,张晓乾参加了医院举行的简短出征仪式,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抵达驻地后,医疗队随即开展培训,包括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穿脱防护用品、医疗队纪律等。虽然之前他在发热门诊已熟练掌握了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此时仍不敢怠慢,继续反复练习每一个细节,保证规范。
   2月11日凌晨接到通知,医疗队即将进驻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总队领导紧急传达部署各项工作安排,选拔培训老师,张晓乾作为医生教员入选,连夜学习方舱医院工作制度、流程、医生手册等资料,对医生进行培训,为即将开展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满怀斗志战疫情
   
   2月13日,排班表中出现了张晓乾的名字,历经三天的准备,终于要进入战斗状态了,平静的心情中略带一丝激动和紧张。激动的是有机会能够为饱受病毒摧残的武汉人民贡献绵薄之力;紧张不是来自对病毒的恐惧,而是担心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晚上8点半接班,7点钟就得乘班车出发。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顶白色帐篷,医疗队需要在帐篷里换装后进入方舱。几位战友互相鼓励,以饱满斗志投入工作。大家有条不紊地穿戴好防护用品,两人一组互相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不仅关乎个人安危,还关系到整个医疗队的安危。
   方舱医院收治的是轻症和普通患者,每个医生管理五六十张床位,交接班完毕后,逐一查房了解患者情况。在交流过程中张晓乾了解到,部分患者全家被感染,病情轻重不同,分别住在不同的医院。个别患者已经痛失亲人,为了配合隔离治疗,最终都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张晓乾为他们的不幸流泪,更为他们的坚强和付出而感动。“武汉人民是最艰难的,也是最坚强的。我能做的,除了安慰和鼓励,就是努力工作,尽早让大家回归健康身体。”张晓乾说。
   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处理,有需要转运的患者,联系指挥部马上安排转运。对讲机不时响起来,有的是安排接收病人,有的是专家组询问患者的病情,还有其他一些临时事务。午夜过后,病区安静下来,这才感觉到额头和鼻梁被护目镜压得生疼,但后续的工作,让张晓乾仿佛忘却了疼痛。
  
  完成使命返家乡
  
    深点两点半,接班的战友们进来了,一对一进行工作交接。交班结束已近3点,出舱,脱防护用品。摘掉护目镜的那一刻,张晓乾感觉整个世界都清晰了,即便额头和鼻梁已经红肿。全身喷酒精消毒,穿外套,乘车回驻地。到达地方后,司机师傅起身转过来,对医疗队员们深鞠一躬:“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对武汉的帮助!”这一句话,顿时化解了所有的疲惫。“司机师傅,您也辛苦了!”再一次全身消毒后张晓乾回到房间,把衣服用消毒液泡起来,冲澡半小时,洗完衣服,躺下,已是早晨5点半。经过团队40多天的抗疫历程,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实现“四零”目标。
   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作为见证者,张晓乾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他说:“这是一场全民战争,如果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周密部署,没有全体人民的辛苦付出,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可观的成果。医护人员的努力只是其中一部分,而我只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的一分子,能够参加到抗疫一线战斗中,是自己的光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