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5月18日
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闫武平

一部手机做“战场”心理援助不断线

  青春微记录
  
   闫武平 198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参加工作,现任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大同市新冠肺炎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大同市信访局特邀心理顾问,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山西省医学心理学会专业委员。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把自己的手机号作为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为大同市民、新冠肺炎患者和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大同援鄂医务人员及家属以及太原、北京、天津、广东等地的求助者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建设、人文关怀工作。 2020年,荣获“山西青年五四奖章”。
  
  本报记者 吕汉富/文 胡远嘉/图
  
   “我是一个有着12年党龄的党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必须冲锋在前,责无旁贷!用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去守护群众的心理健康!”5月13日,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闫武平在接受《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1月29日开通新冠肺炎心理援助24小时热线起,闫武平就把这部手机作为疫情防控的“战场”,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帮助市民、医护人员、患者与新冠肺炎病毒“激战”。“我向医院领导建议,把我的手机号作为援助热线,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热线电话,保证求助者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我!”闫武平说。
  
  私人电话成全市心理援助热线
  
   1月25日晚,闫武平接到医院“大同市新冠肺炎心理干预”工作筹备的通知,作为党员,他没有任何迟疑就接受了任务。“小闫,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院里要开通一个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决定让你负责这个热线的接听工作……”1月28日22时许,闫武平接到院领导的电话。“院长,热线就用我的私人电话吧,我已经赶回市区,把我的电话对外公布出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那一刻,闫武平作了这样义无反顾的决定。
   1月26日早晨,回天镇陪父母过年的闫武平,在老家仅待了两天后,便踏上返回工作岗位的路。
   1月29日,大同市开通“大同市新冠肺炎心理援助 24 小 时 热 线13753299288”同步国务院客户端 “心理热线”栏目。热线开通后,作为心理援助热线的主要负责人,闫武平开启了24小时办公模式。随时会接到的求助电话打乱了他的生活规律,也让他处于随时待命状态。他甚至在吃饭、睡觉时都神经紧绷,高度紧张,生怕漏掉一个电话。
   疫情初期,每天的热线少则五六个,多则十来个。咨询者除了大同市紧张焦虑的普通民众,还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还有隔离和解除隔离的亲密接触者,超负荷工作压力过大的护士,也有仅仅是需要与人交流沟通的隔离区大夫,还有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咨询者通过电话,将他们特殊时期的紧张、焦虑、不安一一倾诉。除大同市本地电话之外,闫武平还接到了来自太原、北京、天津、武汉、广东等外省市求助者的来电。
  
  暖心话语为一线护士注入“原力”
  
   2月4日晚,闫武平正在家做饭,接到一名中年男子的求助电话。电话一打就是1个多小时,等到他放下电话,回到厨房一看,傻眼了,一锅饭菜糊了。
   一般求助者的来电时间大约在5分钟到20分钟左右,那晚那名男子受疫情影响有焦虑情绪,强迫行为比较严重,出现了随时随地携带酒精小喷壶喷洒、反复更换衣服、外出回家就立即冲澡等过度防护症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疏导,对方情况大有好转。“晚餐没了,对方的心情有所缓解,我就特别高兴。”闫武平说道。
   2月5日凌晨2时,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将正在医院值班的闫武平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位在深圳打工的护士打来的电话,她说:“闫主任,我就想和你说说话,您听听我最近的工作……”“倾听”是良好心理干预的开始,20多分钟的“倾听”后,小护士说:“我仿佛感到有人和我承担了一半的心理压抑,感觉好多了。”闫武平暖心的心理慰藉,让这个20多岁的小护士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上有了满满的力量。
   3月4日凌晨1时30分,闫武平接到了一位援鄂医务人员的心理救援求助电话。该医务人员由于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及防护服的不慎刮破,“套症状”“恐惧”“强迫清洗”等紧随出现,产生了严重的应急心理反应。在进行了长达180分钟的“倾听”“共情”“对峙”“放松”“叙事”“角色扮演”等多种心理疏导技术干预后,患者焦躁不安的内心终于平静下来。等到闫武平放下电话,已经快凌晨5时了。
  
  共情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除接听热线外,闫武平还主动对确诊患者和隔离人员及解除隔离人员进行电话心理干预疏导。
   “我没有任何问题,我要回家!在这里待着,我才会得新冠肺炎。”在病房内,一名刚刚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情绪激动,语言充满攻击性,死活不接受治疗,多次冲向病房门,意欲离开医院。闫武平得知情况后,对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患者内心有强烈的恐惧心理,感觉对未来无法掌控,所以产生对抗与不配合。”闫武平介绍说,他通过微信对患者开始了一对一的心理干预,总共干预30多次,在交谈治疗中,与患者互换角色,获得认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改善其对疾病的认知。
   当这名患者治愈出院后,还时常会发来微信与闫武平说自己的近况,聊上两句。
   闫武平每天认真计算隔离人员的隔离日期,定期对新冠患者和隔离人员进行跟踪性电话疏导。2月19日,在对一名解除隔离返乡人员电话回访时,对方正好解除隔离,刚刚回到乡下的居所,因邻里亲朋见他绕道走而焦虑,路过他家门口拐大弯,这样的情景使他产生强烈的“被歧视感”,经过闫武平的认真聆听和共情沟通后,对方的认知和心理角色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和定位,心理状态变得积极起来。
   让他欣慰的是,他在第2次回访这名解除隔离返乡人员时,小伙子感动地对他说:“我现在好多了,闫主任太谢谢你了,为我们这么周到地服务,感谢党,感谢政府!”

nzx.sx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