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5月21日

“希望”之旅始于“圆梦”“圆梦”之行反哺“希望”

  本报记者 赵云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经常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周成一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的。2009年毕业后,她接过爱的接力棒,用自己1500元的月薪,攒出4000元进行了第一次捐赠,随后三年中,多名学生在她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她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希望工程帮助她圆了大学梦
  
   2005年高考过后的整个暑假,周成一都在忧心忡忡之中度过,家庭的贫困让对大学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倍感压力,父母是下岗工人,母亲患病,家庭经济很是拮据。
   在山西团省委希望工程圆梦助学行动的资助下,她顺利进入石家庄铁道学院求学,并于2009年毕业。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贯穿始终的大学四年里,无时不刻提醒自己要努力上进,不能让资助人的钱白花,不能让希望工程失望。
   大学期间,她担任学习委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立下两个誓愿:一是参加西部计划,以实际行动参与公益;二是也要像资助自己的人一样,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向资助自己的人表达感谢。“感谢 ‘圆梦行动’的工作人员,感谢父母,你们的爱我没有忘记。”
   2009年毕业后,周成一响应团中央号召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兑现曾经的誓言。起初,她被分配到共青团崇礼县委员会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援基层团建志愿服务项目工作。“志愿者虽然没有工资收入,但却积累到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更加坚定了要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做一点事情、为社会为祖国奉献个人力量的决心,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周成一说。
   在参加西部计划期间,她跟随并出色完成 “圆梦行动”“希望厨房”“崇礼滑雪节”等多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被评为“张家口市优秀共青团员”。
  
  将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曾经是受到过资助才上了大学的学生,怀抱感恩之心,毕业后的周成一也加入到了捐资助学的队伍中。2012年,远在河北的她第一次发工资后,向山西希望工程、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出第一笔积蓄4000元,用于资助一名家乡的贫困大学生。2015年后,她每年都会为“圆梦行动”捐款4000元,至今累计捐款16000元、捐助贫困大学生四名。2015年,她获得“山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杰出贡献奖”。
   周成一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曾经是受捐助者当中的一员,对他们经历的一切都感同身受,了解他们多么艰难、多么需要帮助。甚至在资助第一名大学生的时候,她还坚持“一定要捐给一名女生,一定要匿名”。
   后来,周成一的心态渐渐从单纯地表达感谢转变为爱心传递。虽然自己收入有限,捐的钱也不多,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也想成为一个能有幸感染他人的人,就像当初她也是受到他人的感染,才加入到捐资助学的行列。
   周成一说,虽然到现在除了知道资助大学生的名字和他们学习刻苦但家庭贫困之外,相互不曾谋面。“他们无形中也在给我鼓励与支持,让我不断保持上进心,这也是‘圆梦行动’带给我的另一种意义。”
  
  履行岗位职责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7年底,周成一的工作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本职工作由诉讼服务调整到了综合岗位,她的工作性质由对外转变为对内,工作量剧增;二是被选为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从受助贫困大学生、注册青年志愿者、捐助者,变成了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
   工作内容虽然有变化,但是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基层公务员,努力完成工作、热心服务群众、践行党员使命、积极参与公益的信念始终没有变。周成一说自己会平衡好本职工作和兼职工作之间的关系,履行好岗位职责,传递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
   多年来,周成一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寻找曾经资助过她的人。去年,她有幸从青基会获得一张泛黄的表格,表格里写有字迹模糊的电话号码。拿到联系方式后,周成一迫不及待地打过去了电话……“找到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瞬间感动落泪,爱心让我改变了命运,我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将来有更大的能力,我还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周成一说。

ebKit/537.36 (K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