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7月07日
大同团市委驻云州区聚乐乡邵家皂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李鹰霞

尽己所能带乡亲走上幸福大道

  青春微记录
  
    李鹰霞 大同团市委驻云州区聚乐乡邵家皂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18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工业催化专业,工学硕士学历。2018年7月通过定向选调生选拔进入共青团大同市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部工作,2019年9月任云州区聚乐乡邵家皂村党支部副书记 (挂职),2020年3月成为云州区聚乐乡邵家皂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
  
  本报记者 吕汉富
  
   2018年7月,刚研究生毕业的李鹰霞选择回到家乡,回到这座养育她的城市——大同。“怎么不留在天津呀,天津的机会肯定多,回来大同能干嘛呢?”质疑的声音犹在耳边,但李鹰霞有自己的信念,她爱着自己的家乡,爱着家乡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研究生,家乡养育了我,我也要为家乡的振兴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她说。
  
  驻村扶贫
  
   进入大同团市委工作以来,李鹰霞被分配到组织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负责档案管理、团干部培训工作,“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及日常业务性工作,参与筹备全委会、民主生活会、五四大会等。同时,努力做好全市“青年之家”管理,团员的发展和管理,一年一度的 “青春兴晋”工作等。
   工作繁琐而棘手,但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下,李鹰霞迅速成长起来,短短一年时间,她便从刚进单位的懵懂无知,变得可以自如应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2019年9月,李鹰霞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下沉到农村基层一线,担任云州区聚乐乡邵家皂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了驻村工作。2020年3月,她又成为大同团市委驻邵家皂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
   李鹰霞的老家就在大同县聚乐乡,驻村扶贫使她真正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虽然一直在外求学,但对农村生活一点儿都不陌生,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同人,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家的“翻译”。
   村里的房屋不像城市房屋那样排列齐整、有序,总是今天走完明天就忘记了。于是,李鹰霞和队友们只要是在下午空闲的时候,就出去挨门挨户地看位置。一段时间下来,村民们的房屋位置就都记下了。现在,她对村民的住房基本上了如指掌,为拓展基层工作提供了可靠数据。
  
  迎难而上
  
   大同团市委驻邵家皂村扶贫工作队是云州区最年轻的一支工作队,能否胜任工作,外界也有质疑。
   但这支由3名“90后”姑娘组成的工作队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和干劲儿,遇到什么难题会一起商议。在队长的带领下,井井有条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村民带来实惠,努力为村民争取各项扶贫政策,争取和发展村级产业,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村民。
   村里的老人张良,夫妻俩年事已高,老两口不仅要照顾儿子,还要养育三个孙女,经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积极协调为两位老人都申请了低保,盖了新房。日常走访中,李鹰霞会专门给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具、吃的东西。
   贫困户文德先的女儿文海兰患有精神障碍,从精神病院出院回家后,经常来村委会找她们帮忙修手机。李鹰霞耐心地告诉她手机存在的问题,应该怎么操作。村里的朱章大爷是五保户,已经70多岁了,还担任着村里的清洁工作,农闲的时候就会到村委会聊天,一个人的时候总会煮点儿挂面凑合着吃。李鹰霞总会给他送点水果、鸡蛋之类的,想着让老人能够吃好。
  
  实现脱贫
  
   邵家皂村全村土地总面积4960亩,退耕还林550余亩,林地面积1586亩,其中贫困户耕地1300亩,都为旱地。村民以种地为生,基本以玉米、小杂粮为主,自古以来 “靠天吃饭”,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和缺技术致贫。
   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邵家皂村现已实现整村脱贫。
   村里通了公路、安了路灯、装了自来水;机井装了输水管道,全村增加了600余亩水浇地,产业发展得到了保障;新建了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1.5公里的水泥路铺设到了家门口,雨雪天的出行更加安全了;利用“一事一议”资金,分别在村东和村北农户较为集中的地方,新建了两间公共厕所;积极争取乡里支持,利用10万元帮扶资金为村里安装了视频监控,全面保障了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精心打造并管理扶贫超市,超市物资全部由帮扶单位免费提供,通过积分形式鼓励大家注重村容村貌、讲文明、树新风。
   工作队扎实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基础工作巩固、政策举措落实、资金项目盘点、内生动力提升、作风问题整治“六大行动”和“十个清零”行动,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帮扶干部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5月,工作队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下村开展了“联手群众,清洁村庄”活动,帮扶责任人、村民一起打扫道路、庭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为每户送去50升的垃圾桶用于盛装日常垃圾,在打扫的同时,村民又获得了扶贫超市兑换积分,一举多得,大家都其乐融融。
   如今村民搬离了窑洞、住进了瓦房,吃上了细粮,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致富产业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疲到兴,村民逐渐过上了幸福无忧的生活。